因為在有著幾個教育大省,又有著全國排名前幾的高中在來參賽的情況下,其實作文跟數學的競賽,可以說許多人猜都是能猜測出該屬于哪個省哪個城市哪所學校的。
因為在以前,那些教育大省在參加這種競賽時,獎牌基本上都是全包攬的。所以安城這樣一位黑馬殺出來,才會讓人如此驚訝。
從那個競賽開始,程行跟姜鹿溪,還有那篇在作協里也引起了很大轟動的滿分散文燈火,都同時名揚天下了。
其后,劉曼曼才知道的安城,然后劉曼曼便把程行所有的詩詞文章全都從網上找到,最后與絕大多數喜歡程行的讀者一樣,喜歡上了程行筆下這座從未謀面的小城。
這就是文化入侵的重要性,因為一部電影,一本,或者是一首歌曲,愛上一座城市,而當愛上這座城市之后,自然就會為這座城市的旅游經濟帶來收入。
這就是后世為什么提倡文旅這個詞,提倡文旅不分家的原因。
“曼曼,你在看什么呢姜鹿溪嗎我可是聽學校里的一些學生說了,姜鹿溪的成績好好哦,而且還聽說她高考考了將近740分,真嚇人啊,我是真不知道她是怎么考的。”劉曼曼對過的一名女生說道。
對于華清燕大的這些學生來說,高考時的高考分數,就跟古代一群大官聚在一起,然后聊當年的會試情況,比如說你是哪一年哪一甲的進士。
這個時候,誰當年的成績越高,誰就越厲害。
二甲比三甲高,一甲進士又比二甲高。
在華清和燕大也是一樣的,他們聚在一起聊的最多的就是高考分數。
“理科能達到她這個成績,確實厲害。”劉曼曼也感慨了一句,雖然她文科生,但也知道理科高考能達到差不多740的分數,得有多么嚇人。
還好的是此時食堂并沒有多少人,因此程行摘下口罩吃飯也沒什么人認出來。
姜鹿溪今天上午就只有一節課,她在十點的時候下課去圖書館了。
然后在圖書館看了一個小時書,十一點就到了觀疇園跟程行匯合。
這個時候算是觀疇園人最少的時候。
兩人吃過午飯后,也只不過才十一點半。
程行拿著姜鹿溪的卡在一樓的一家小店里買了兩瓶牛奶,然后遞給了姜鹿溪一瓶。
早上跟上午的時候都沒怎么下雨。
兩人走出食堂的時候,天空卻下起了綿綿細雨。
程行來的時候沒下雨就沒帶傘,而且姜鹿溪有帶傘,即便下雨也淋不到。
程行將傘給撐開,然后兩人向著食堂外面走了過去。
華清的綠化很好,下了雨后,燕京的天氣也變得很好。
因此走在帶著些濕潤的泥土氣息的華清校園的小道上,特別是旁邊還有姜鹿溪陪著,對于程行來說,是一件特別舒服也特別愜意的事情。
“小心路上的積水,別把鞋子弄濕了,現在這天氣,鞋子臟了可不好洗。”程行道。
“嗯。”姜鹿溪點了點頭。
走到一處草坪上,程行看到她腳上的一個鞋帶松開了,便把傘遞給她,然后蹲下來將她的鞋帶給系上去。
姜鹿溪雖然會系鞋帶,但她系的鞋帶并不是很好看,程行幫她系的蝴蝶結,就好看多了,程行幫她系好后便站了起來,然后接過傘,笑著問道“怎么樣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