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作坊早已是里頭全炒,外頭煮肉的流程,十口鍋二十個人歇人不歇鍋的,一天從上工開始就不間斷的炒制著肉松,一口鍋每天最少都能炒制出十二包的肉松,十口鍋也就是一百二十包。
要炒這么些肉松,也就意味著每天都至少需要一千五百斤的豬瘦肉。
如今大風集加上洛水城里,由丁福光幫忙聯系定好的屠夫就已經有十個了,不然,還真供不上。
但接下來,還得再聯系幾個屠夫才行。
因為石榴打算做肉干,咸鴨蛋和松花皮蛋都得等一段時間,現下特產店先開張,總不能光賣肉松和咸蛋黃這兩樣。
牛肉干就不用想了,豬肉干也蠻有風味的。
石榴看了一圈,打算將三嬸黃氏和李榮槐的媳婦劉氏負責的這口鍋先征用起來往后就專做肉干,劉氏正炒著肉松呢,她先帶了三嬸到一邊長桌上切肉。
將豬肉順著紋理切成手指頭一樣粗細的長條,順紋切出的肉才不會散掉。
把切好的肉條放入水中清洗幾遍后將水分給瀝干。
放入盆中,盆中加入大蔥大姜,黃酒,鹽,以及用八角花椒桂皮等磨出來的香料粉,接著加入醬油,調料和肉條攪拌均勻以后,任其腌制兩個時辰。
晌午飯罷,石榴立馬就往作坊來,一大盆的肉條也腌制好了。
鍋里燒水,放上蒸笆,將腌制鍋的肉條水開后放入蒸笆中,蒸上一刻鐘多點的功夫,也就是二十分鐘,蒸這一道便是將肉里面的水分完全給控出。
接著就起鍋燒油,油至五成熱左右,把蒸過的肉條放入油中,翻炒一番,再放入辣椒面和芝麻微微輕炒一下,然后就可以起鍋了。
炒過的肉條便端至隔壁的小屋去,這間原是肉松打包的地方,請六叔公父子來砌完外頭的土灶之后,石榴便接著請他們在這屋里靠兩面墻一面盤了個火炕。
他們這是南方,家家戶戶一般都不睡火炕的,但石榴畫了圖紙,也好在六叔公年輕時去別處做工,見過藥材就是用這般炕床烘干的,稍微一琢磨,也將這兩個火炕給盤出來了。
至于肉松打包,就歸到晾涼肉松那間屋子一起去了,也更方便些。
當下石榴教黃氏兩人將火炕給燒起來,熱度起來之后,將炒過的肉條,一條條的緊挨著先鋪到火炕上鋪著的竹席上進行烘干。
肉條要完全烘干,差不多需要兩個半時辰左右,中途要注意給肉條都翻一個面。
這是個細致活,火炕烘著肉條的時候,這里都離不得人,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總之要時刻注意著的。
第一次做,石榴自是全程帶著黃氏和劉氏二人的。
等一個火炕上的先烘著,她讓黃氏先看著,又帶了劉氏接著去蒸炒下剩的肉條,一共分了兩次,才將腌制過的肉條都炒出來,另一口火炕也燒上了,將肉條都鋪上去。
這一烘,就是作坊下工,三人都還守著呢。
借這機會,石榴也少不得跟黃氏劉氏說,讓他們往后先負責做這肉干,剛剛每一道工序咋做的,他們都看著的,往后少不得像今兒這樣按時下不了工的,總要一批肉干烘好才能收拾著下工,所以,往后他們每月的工錢都會多一百個錢。
黃氏和劉氏聽了,自是高興,連聲保證一定好好做。
這一守就是屋里都點上了燈,都吃過宋氏送來的晚飯,這批肉干總算是烘好了,三人小心的將一條條肉干都撿起來放到干凈的簸箕里,然后再用油紙給包好以便儲存。
檢查火都熄滅了,這才關好作坊,各自回家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