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進城添置了一輛牛車一輛騾車之后,再加上家里原有的一輛牛車和兩輛騾車,以及李繼忠的牛車,一共六輛車,在開張吉日的頭兩日,都暫卸了車蓬,拉上了貨,浩浩蕩蕩的進城去。
進了城之后,花上一天功夫,石榴帶著幾人將鋪子布置起來。
又抱了木匾尋了街邊擺攤賣字的秀才給題了招牌回來掛上。
當晚,大家早早的休息了,第二日一早,李榮梧三個就早早的起來將鋪子又好好的擦了掃了一通,李繼宗抱了筆墨跟賬本在柜臺后的小桌子上扎了根,李榮棕背著手在鋪子里走了一圈,醞釀著今兒的開張。
事實上,這家鋪子在巷口,這條巷子的住戶每天進出都要經過,還有外頭北大街走過的人,對這里熱火朝天的裝潢哪能看不見呢,早就好奇這里會開個什么鋪子了。
梧桐巷的住戶猜測是不是也是裁縫鋪,或者糧鋪雜貨鋪也行,于他們來說,方便。
而逛街走過的人卻不甚在意,開個什么鋪子都無所謂,反正北大街上什么鋪子都有。
這一早,眾人便見這家鋪子有了動靜,招牌掛上了,里頭忙忙碌碌的,這是開張了呀怎么也沒點個鞭炮什么的。
有認識字的,看著招牌念出來,“童玩齋”
“童玩齋這是什么鋪子賣什么的”
“聽名字,又是童又是玩的,難道是跟孩童有關哦我知道了肯定是賣孩童玩的東西的”
旁人聽到這人這么斷定,不由笑起來,“賣小孩子玩的東西用得著開這么大的鋪子這不是吃抱了撐的嗎那街邊擺攤賣風車撥浪鼓這些的生意就蠻好,專門開個鋪子,還是這么大的鋪子,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些。”
反正要是他,可不會花這么多銀錢盤下這么個大鋪子來賣孩子玩得那些個小玩意兒,那才幾個銀錢,賣十年都賺不回鋪子錢。
“那不是賣孩童玩的東西,怎么會取名叫童玩齋那你倒說說,這名字是什么意思”那人不服氣。
“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不過我猜,肯定是些雅靜的玩意兒只有那些個書鋪古董鋪子的開張才靜悄悄的,不會大張旗鼓的放什么鞭炮的。”
“賣什么的,咱們進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有人笑著說起來,抬腿就往鋪子里去。
其他聽著,也是有理,這鋪子開著,不就是讓人進去逛的嗎,他們光站在門口,爭個臉紅脖子粗的有什么勁,直接進去看就知道了嘛
見有客往里頭來,經過幾日訓練的伙計三人組立馬上前招呼,“客官里邊請,小心腳下臺階”
進了鋪子,眾人打量起來,只見這兩間門面連通,進門就是兩張小圓桌配四張凳子,桌上擺著茶具。
東墻下靠門則是一張大柜臺,柜臺上放著幾樣木雕擺件,看著精致如栩。
鋪子正中墻下立著一人高的落地櫥架,最上面四個大格子擺的也是木雕擺件,下面六個格子卻是有琉璃做的隔窗,每格里都放著東西,看著像是擺件,也不像是。
因為下頭六個格子稍矮,眾人不得不彎腰去看,只見一格里面是一個大木框,里頭擺放著不少的小物件,細一看,眾人竟發現這些小物件看著像是床椅子柜子這些個家什,拇指大小,卻打得精巧無比,再一看,這才驚覺,這大木框看著可不就是一間房子,而里頭這些,就是布置成了一間屋子嘛
而中間擺著兩個長方形的木盒子,木盒子上擱著一些拇指大小的木雕小人兒,細看著,似乎有大人也有小孩子。
左手邊這個格子,跟右邊一個一樣,也都是些拇指大小的精致玩意,一細看,眾人也看出了,這可不就是個廚房鍋碗瓢盆,還有灶臺呢,端的是一個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