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清河河岸,面貌大改,從村口石橋進來,留出了幾十米的距離空著沒動。
然后是連套的三間屋子,正中這間作為接待的廳堂,左右兩間作為臥房,到時候劉東家派的人來上貨什么的,管事可以在廳堂喝茶這些,若是遇上突發情況,便可以留在這里歇腳。
另外,作坊晚上也需要人守著的,
挨著就是一處青石板鋪就的干凈茅房,跟舊作坊那邊的一樣。
然后是一間一百多平的大屋子,這里就作為作坊的大倉庫,當天做好的東西都會存放到此處,也在此處就能直接出貨。
接著一排過去十間屋子,都開有一道門連貫起來,這便是肉松作坊,兩間為煮肉區,兩間為敲打區,三間為炒制區,兩間為攤晾區,一間為稱重打包區。
作坊中間都留出了巷道以便通行,靠河岸也都留出了一片空地,不至于讓作坊緊緊湊湊的。
肉松作坊之后又是一溜五間屋子,便是咸蛋黃作坊,兩間為咸蛋黃醬制作區,兩間為咸蛋黃腌制區,一間則是腌制好的咸蛋黃清洗包裝區。
再之后,又是一處茅房,然后是一間住人的屋子,這作坊一溜溜的隔得很遠,打頭倉庫那邊留一人晚上看著,這中段的位置再留一個人,兩廂呼應,更為妥當。
接著就是兩間屋子的松花蛋作坊,兩間屋子的咸鴨蛋作坊。
再然后便是一溜的十間大屋子,這里便是肉干作坊了,肉干作坊一半早就投入使用,剩下的五間中,也是前頭一樣的配置,一間處理腌制區,一間炒制區,三間烘制區。
一共也就是六間的火炕屋子,這是預備著秋冬季節,天氣不好,無法用太陽進行大部分的曬制,到時候不影響出貨,就需要更多的火炕來進行烘干工作的。
作坊一竣工完成,當天村里就召開了集會,招工。
先從前頭余下的十來戶里都各進一個名額之后,然后村里的五十八戶每家都再出一個來,有多的則出兩個,像一家有兩個媳婦甚至三個媳婦的,另外還招了二十來個男的壯勞力。
這一共就是一百二十個人。
而李氏族里,先前招進了二十多個,這次便是把每家的媳婦子能招的都給招上了,然后還招了三十來個壯勞力。
人一招齊,石榴就開始進行分派,肉松作坊進去一百二十個人,負責煮肉區的六個人,敲打肉松的三十個人,壯勞力都選在了這里,炒肉松的兩兩輪換要六十個人,再配六個負責火的,攤晾區六個人,稱重打包十二個人。
就剛好是村里五十多戶招進來的人數。
肉干作坊進三十個人就是族里的了,加上前頭的三十個人,一共六十人。
咸鴨蛋作坊十個人,松花蛋作坊十個人,咸蛋黃作坊一共三十個人,這些也都是李氏族里的人。
畢竟,咸鴨蛋松花蛋輕易傳不出去,還是用自己族里的人更放心些,有定的規矩這一層之外,還有一層族規約束著呢。
這般一來,石榴便把蔣氏三個挪了過來,在新的咸蛋黃作坊里來帶這十個人做咸蛋黃。
小姑李春芳娘三個不動,搬進原來的咸蛋黃作坊里去繼續按原先說好的做咸蛋黃醬,就供洛水城里也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