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當下,劉里長和李族長等人笑得嘴角都僵了收不回來了,一直持續到半下午,午飯的點都餓過了,這才終于脫開了身,送走了這些還舍不得走的人呢。
為了防止還有人聞風趕來,下河村的人是麻溜的抱著圣旨和匾回了村去,閉門謝客。
滿村人都聚到了村中大磨坊,至于還餓著肚子?不好意思,太高興了,壓根顧不上!吃飯算什么,不吃也罷!
“這圣旨和匾咱們得供起來啊!咋供啊?”有人說道。
至于那賞銀,雖然的確很多很多,但在這金貴的圣旨和御賜的匾面前,沒人顧得上。
“圣旨肯定是要供奉在祠堂里,叫咱們祖列祖列宗都看看呢!”
“可供奉在哪個祠堂?”有人弱弱的問。
是啊,供奉在哪個祠堂?
下河村一百多戶人家,李氏一族占了五十多戶,劉氏一族占了三十戶,孫氏一族占了二十來戶,這便是三個祠堂。
剩下的八戶之前逐出了一戶,還剩七戶,這都是散戶,并沒有祠堂。
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圣旨,說真的,誰不想供奉在自家的祠堂里?
但劉里長當先便道:“此次要不是石榴,咱們別說殺匪,能不能都活命都是一個問題,所以沒得說,這圣旨合該供在你們李氏祠堂里!”
孫族長看了眼劉里長,也忙即附和,“對,該供在你們李氏祠堂!”
至于七戶散戶,更沒有什么意見,反正他們沒祠堂,供在李氏祠堂里,他們也是樂見的。
李族長當然也是巴不得能供在他們的祠堂里的,但這會兒并沒有一口應下,而是看向了石榴。
見他看向石榴,其他人忙都看向石榴,怎么安排,他們都聽石榴的,這圣旨,可是石榴接的!
石榴看了一圈眾人,緩緩道:“要我說的話,咱們村經過此次共同抗匪之后已經是親如一家了,今后也希望咱們的子子孫孫能夠一直都這么的團結,一致對外,所以,我覺得咱們不如趁這次建一個村祠?
這村祠建好了,就將圣旨供奉在里頭,這塊御賜的匾也掛在村祠的大門上,而里頭放進去的第一批排位,我覺得可以是此次犧牲在抗匪中的那二十四個人,往后對咱們村有大貢獻的人,百年之后也都可供奉在村祠里,受全村人香火——
你們覺得呢?”
咳,比如她,往后她和離回來,將來百年之后,牌位怎么也夠資格供奉進村祠吧?
眾人一聽,頓時都覺得這實在是好極了,特別是那七戶人家,有了村祠,他們幾家可算是徹底的在這下河村扎緊根了!
而他們村現在可是御賜的天下第一村,有一個村祠不是應該的嘛?
當下眾人都表了態,這事就這么定了,明兒就去買磚瓦沙石這些,建村祠!
至于建在什么位置,村里已經沒有宅基地了,看來看去,最后定在了清河邊上,李家作坊之前留出來的那一片位置,建個祠堂,還能有空余,不會逼仄。
祠堂坐南朝北,到時候大門正好朝在村口,誰人進來都能第一眼看到這御賜的‘天下第一村’!
而建村祠的銀子,眾人商量過后,一致決定由各家籌,一百多戶人家,一家出不了幾個錢。
那賞賜的銀子,自然是分到各家,供起來啊!
這留著傳給子孫后代多榮光?一千兩銀子一百多戶平分,一家也沒多少,花用了太可惜,反正他們各家現在也不是沒銀子花用。
這銀元寶供著體面啊!便就這么說定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