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椿哥兒不像榮梧他們在城里做工,他在木工坊做工呢,就在村里,住家里近便。
這宅子,她就是備用著樺哥兒將來。
眼下用不著,是以,蔣氏隨即就托了金牙人幫著給租出去。
這宅子租出去一個月也能有一兩銀子,一年下來也有十余兩銀子,這不比銀子放在手里好?錢生錢呢!
如此租個一年兩年的,她便即就又能在城里置買一處宅子了。
就是不買,銀子也生出來了呢。
青棗眼看著也說親了,她比老三家少一個兒子,少一份壓力,也爭取給閨女多點嫁妝不是?
雖說做不到香梨那般豐厚的嫁妝,但都是堂姐妹,她也盡當娘的最大的能力吧,到底是自己的親閨女。
不得不說,有李香梨那豐厚的嫁妝叫人開了眼在前,如今下河村里當爹娘的多多少少心里的想法都有變了不少的。
他們下河村可是被十里八村齊刷刷看著的村子,村里兒女婚嫁這些,落了人去不是叫人笑話?
再者,他們各家的閨女差不多的都在羊工坊做工,自己個就掙了不少了工錢呢,到出嫁,還能掙不少,他們能虧待了閨女去?
—
傍晚初至,城南南大街滿滿當當的都是燈籠,各種各樣,燈火輝煌。
來逛燈會的人摩肩擦踵的,熱鬧得不行。
除了各種賣燈猜燈謎的攤子,其他賣小玩意賣吃食的攤子也是數不清。
不管你是多少人結伴一起來看燈會的,到了這街市里,那都能被沖散開,反而不能人少的方便。
有去年看燈會的經驗在前,今年石榴他們可不是浩浩蕩蕩的一起擠的,早分做了幾路,各逛各的。
石榴在中段的酒樓訂了一個大包廂,晚飯他們就是在這里用的,吃了飯,各自看燈去,看累了就回包廂里歇著,吃吃茶點的,就不用到處找人了。
走散了,回這兒就行。
當然,像小孩子和楊桃這些個小姑娘的,那都是要牢牢拉住不會讓她們沖散走的。
這燈會熱鬧歸熱鬧,就怕有人拐子。
這樣重大的節日,縣衙公職們也是嚴陣以待,在各街口巡邏,以防突發情況。
就是縣令大人,也是在高處坐鎮呢。
今兒這樣的日子,別人都能放假,這些公職人員是沒得假放的。
當然,這里頭不包括文職人員。
縣令和縣丞縣尉這些都在外頭,縣衙里倒是空了一片,只留了少許衙差當值。
一個留著公羊胡的中年男人一步步走向縣衙。
門口當值的衙差見了他,笑著招呼道:“謝書吏,今兒不陪家人去逛燈會呢?”
男人笑道:“吃飯時想起還有些文件還沒有整理好,明兒還得交給縣丞大人呢,這不,只有來加班加點了,你可別告訴別人啊,不然,縣丞大人要是知道了,可得訓我了!”
那衙差忙笑,一副“咱們都懂”的表情,目送著男人進了縣衙去。
謝立進了縣衙,便直奔存放案宗的屋子去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