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夏海軍將前出東望洋,出動以航母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對狹夷皇國實施封鎖,攔截所有前往狹夷皇國的船只,禁止任何國家向狹夷皇國提供援助。狹夷海軍會主動出擊,可是在廣袤的大洋上,戰列艦根本就追不上航母,而且頂不住艦載航空兵的打擊,沖出去等于主動送死。
要說,還不如現在就留下來拼命。
以高野的遠見,他肯定能看清這樣的未來,也就很有可能在這個時候賭上一切,帶著兩支主力戰隊去旭海,找本土艦隊決戰,保不準還能干掉幾艘梁夏海軍的戰列艦。站在他的立場上,甚至會想當然的認為,或許能夠在旭海逮住第三航空特混艦隊,從而把自我犧牲的價值最大化。
當然,這些都不是關鍵。
只要高野在旭海纏住了本土艦隊,哪怕就一天,狹夷海軍的運輸船隊也能夠趁機把登陸部隊送上南北撒豆群島。在控制了守島與望島之后,就能效仿上一次大戰,通過布雷封鎖守望者海峽。
果真如此,哪怕高野率領主力戰隊在旭海全軍覆沒,他也能夠成為狹夷皇國的英雄。
可見,這才是白止戰最擔心的事情。
正是如此,白止戰才讓周涌濤去做安排。
現在能夠沖上去堵槍眼的,也只有本土艦隊。
當然,周涌濤還立即搞明白了另外一個關鍵問題。
要頂住的,不是第二主力戰隊,而是高野的第一主力戰隊,特別是那兩艘“大門”級戰列艦。
不管怎樣,首先都得找到第一主力戰隊。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能靠得住的,也只有進駐足島的第一艦載航空兵聯隊。
不要忘了,姬燁殤指揮的機群在返航之后,肯定需要花時間進行維護,暫時沒辦法出動執行偵查任務。
在吩咐參謀的時候,周涌濤明確提到了這件事。
此外,如果高野想要盡快殺到守望者海峽,第一主力戰隊不但要全速航行,還得選擇最短的航線。
這條航線,從足島東邊經過。
從時間上計算,第一主力戰隊會在下午的某個時候,到達距離足島大約四百千米處。
這個距離,恰好在第一艦載航空兵聯隊的打擊范圍之內。
從海軍基地的機場起飛,艦載機都能超載,攜帶更多的燃油,此外還能考慮來第三航空特混艦隊降落。
總而言之,下午的行動極為關鍵。
不說殲滅,只要能逼退第一主力戰隊,就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按照周涌濤的理解,白止戰的目的很可能就是逼退第一主力戰隊。
原因也很簡單。
在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跟狹夷海軍死戰到底!
何況,從旭海趕來的是本土艦隊。白止戰原本就是本土艦隊的人,本土艦隊的現任司令官桂伯勇中將,跟白止戰的關系可以說是非同一般。把本土艦隊拼掉,對白止戰沒有絲毫的好處。
當然,對帝國海軍也是一樣。
在已經達成了主要戰略目的的情況下,為了保存實力而避免決戰,并非怯戰的表現。
狹夷海軍,只不過是帝國海軍在取得全面勝利之前戰勝的第一個敵人,后面還有更強的敵人。
那么,需要在一個已經戰敗,或者說即將戰敗的敵人身上浪費寶貴的戰力?
為了說起來更好聽,而且更有面子的大獲全勝,讓成千上萬的將士做無謂犧牲?
果真如此,那么白止戰就不是一個值得追隨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