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并不在薛遠征的身上,而是在圣上。
在此之前,帝國皇室的兩位核心成員,在陸軍服役的大皇子,以及在海軍服役的三皇子均已晉升成為將領。
此外,四皇子也在幾個月前成為一名戰斗機飛行員。
關鍵還有,在整個大戰期間,皇室權威得到了全面提升。
說得直接一點,再也沒辦法忽視皇室的影響力。
顯然,現在的帝國皇帝,擁有的不僅僅是象征意義,擁有任何人無法超越,也無法取代的影響力。
僅此一點,也就決定了,司徒旌德不可能成為下任首輔。
關鍵就是,司徒旌德在20多年之前,也就是上次大戰期間是當今圣上的頂頭上司。
如果讓司徒旌德坐上首輔的寶座,該如何處理與圣上的關系,或者說如何消除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不要忘了,薛遠征決定在大戰結束后告老還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跟圣上的矛盾表面化。
如果由薛遠征繼續擔任首輔,皇權與相權之爭必然升級,從未損害帝國的核心利益。
一定要讓某個離開,那就只能是首輔。
司徒旌德那么強勢,顯然無法處理好皇權與相權的關系。
由此可見,司徒旌德無論如何都坐不上首輔的寶座!
換成另外一個唐家的人?
顯然,也不大可能,畢竟薛遠征就是唐家的代言人,而他與圣上的矛盾主要是唐家與皇室的矛盾。
能接任首輔的,必須是一個有極高的威望,而且跟圣上的關系很不錯,對皇權沒有任何威脅。
毫無疑問,廉旭升就是最理想的選擇。
首先,他是帝國陸軍的不敗戰神,在帝國內部的影響力與號召力甚至在白止戰之上。
等到打敗駱沙聯邦,必然是萬眾擁護。
其次,在20多年之前,他是圣上的嫡系部下!
這層關系,決定他肯定得以圣上為尊。
關鍵還有,他的政治立場更偏向于薛遠征,是典型的強硬派,因此更加容易獲得唐家的支持。
要說的話,他跟白止戰與李云翔的關系也是加分項。
由他擔任首輔,擔任空軍總司令的李云翔與海軍總司令的白止戰,不管怎么樣都會給他面子。
如此一來,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軍隊內部矛盾,平穩的完成戰后過渡。
換成其他某個陸軍將領,只是軍種矛盾就很難消除。
關鍵就是戰后過渡。
迄今為止,帝國陸海兩軍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1400萬,陸軍就超過1000萬,還有差不多1200萬民兵。
帝國的兵力規模在2500萬以上!
大戰結束之后,安置這么多的軍人將是帝國當局的頭號大事。
毫無疑問,同樣是頭號難題。
因為陸軍兵力最多,除了1000萬正規軍,還有大約900萬民兵,所以必須由一個威望最高的陸軍將領來主持大局。
那么,除了廉旭升,還有誰能執牛耳?
此外,還需要海軍積極配合。
顯然,這也是讓白止戰在大戰結束之前就擔任海軍總司令的關鍵所在。
要說的話,提前成立空軍也與此有關,即空軍獨立成軍,將分走大約350萬陸軍航空兵將士。
可見,這些安排全都是在為善后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