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危險,制造煙幕是主戰坦克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自保手段。
在投出煙幕彈之后,司徒麟就死死的盯著外面,觀察煙幕的擴散速度,確保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
“大湯圓!”
“坐穩了!”
隨湯學兵踩下油門,ZT-99B在發動機的轟鳴聲當中繼續后退,直接沖上后方的斜坡。
“滋——”
“嘭……”
尖利的呼嘯聲傳來,不過從坦克左邊掠過,隨后才傳來了炮擊聲。
顯然,那輛T-72B搶先開火,不過瞄準的卻是ZT-99B的左側,即T-72B的車長或許認為這輛ZT-99B在釋放了煙幕之后會朝左邊轉向,因此瞄準其左側,還試圖通過搶先攻擊將其擊毀。
如果是在受到威脅之后緊急規避,那么在釋放煙幕之后,朝左轉向的概率確實最大。
往左側規避是一種本能。
不然的話,航母不會把艦島設置在飛行甲板的右側。
只是,司徒麟他們并沒規避!
“嘭……”
在司徒麟下達命令之前,毋奇鐵就開火了。
雖然受到煙幕遮擋,沒辦法通過紅外成像儀看到那輛T-72B,但是通過潛望鏡,能夠清楚的看到T-72B開火產生的炮口閃光。
關鍵還有,那輛T-72B的位置并沒有改變。
“鐵腦殼,打中了!”
湯學兵通過潛望鏡,看到了爆炸火光。
任何一輛坦克,都會有一套專門為駕駛員準備的潛望鏡,以往還會在車體左右各設置一塊反光鏡。
主要就是,駕駛員在戰斗的時候必須呆在車體里面,只能通過潛望鏡觀察外界情況。
“退回去,不要停!”
在吩咐湯學兵之后,司徒麟給另外2輛ZT-99B下達了命令,全退到山丘脊線后面。
打到現在,總共9輛ZT-99B,還有5輛能繼續戰斗,司徒麟這邊就有3輛。
在山丘脊線北面的開闊地上,密密麻麻的擺放著大約80輛T-72B,此外還大約30輛BMP-2的殘骸。
這里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ZT-99B的戰果。
大部分T-72B與BMP-2被后方射來的反坦克導彈摧毀,有一些是被突前的步兵用火箭筒干掉的。
司徒麟帶著坦克沖鋒的時候,2個機步連的10多輛BZ-98開了上來,在山丘脊線附近用重型反坦克導彈提供火力支援。
大概是司徒麟他們來得太過突然,敵人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些戰車。
只是,這處陣地是肯定守不住了。
幾乎所有的防御工事都已被摧毀,連臨時挖掘的散兵坑都遭到了破壞。雖然密密麻麻的彈坑能夠為步兵提供一定的掩護,但是沒有火力點,就沒法讓重武器,比如重機槍與自動榴彈發射器發揮威力。
等下,敵人只需要進行一輪炮火打擊,然后派步兵上來就能攻占這座陣地。
反坦克導彈能夠對付敵人的坦克戰車,卻沒辦法對付蜂擁而上的步兵。
其實,陣地上的步兵本來就不多,算上輕傷員,也沒300人。
“各單位報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