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言涉及的事情,杰克遜一直持懷疑的態度,或者說將信將疑。
梁夏帝國與紐蘭共和國秘密進行停戰談判?
如果確有其事,發起談判的也肯定不是紐蘭共和國,因為華城的那些政客,絕不會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跟對手談判。哪怕要坐下來談,也是在打了勝仗,掌握主動權,擁有討價還價的籌碼之后。
空著雙手坐到談判桌旁邊的,只能是戰敗國的談判代表!
以當前局面跟梁夏帝國談判,即便紐蘭共和國還沒戰敗,也要付出比丟掉霍瓦依群島更慘重,完全無法接受的代價。
真要如此,就算談成了,誰敢在停戰協議上面簽字?
雖然不是政客,也沒有去過華城,但是杰克遜非常清楚,只要總統在喪權辱國的停戰協議上簽字,就肯定會被推翻,甚至有可能遭到刺殺,而且頂替上臺的新總統會立即撕毀停戰協議。
關鍵就是,紐蘭共和國的處境還沒有到需要做出自我犧牲的程度。
輸掉霍瓦依群島攻防戰,也就只是失去了奪回霍瓦依群島的希望,并不等于敗給了梁夏帝國。以紐蘭共和國的實力,加上無與倫比的地緣優勢,只要把握住機會,仍然有希望反敗為勝,至少能保持不敗。
至于能不能收復霍瓦依群島,已經被梁夏帝國霸占了幾十年,那么再霸占幾十年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管怎樣,梁夏大軍要想跨過兩大洋,對紐蘭本土發起攻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這個角度看,發起談判的就肯定是梁夏帝國。
可問題是,發起了談判,并不等于一定能談成。
梁夏帝國主動發起停戰談判,其實就是因為打贏了霍瓦依群島攻防戰,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擁有談判的籌碼。只不過,要想談出結果來,必須做出適當的讓步,準確說是能讓紐蘭當局心動的讓步。
在杰克遜看來,這個讓步就是歸還霍瓦依群島。
要往根本上講,紐蘭共和國與梁夏帝國的核心矛盾,其實就是霍瓦依群島。至于阿拉斯地區,即便雙方都宣稱擁有主權,也因為戰略價值相對較小,梁夏帝國擁有實控權,算不上主要矛盾。
正是如此,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后的幾十年里,紐蘭共和國最重要的述求,就是收復霍瓦依群島。
戰后的幾任總統無不以此為最高執政目標。
為此,紐蘭當局做過各種各樣的嘗試,包括跟梁夏帝國恢復正常邦交關系,也包括扶持梵羅國這樣的新興國家。
顯然,參與第三次全球大戰,也是為了收復霍瓦依群島。
按照杰克遜的判斷,只要斯塔克擬定的作戰計劃能順利實施,那么在奪回了霍瓦依群島之后,紐蘭海軍將由攻轉守,在大力加強霍瓦依群島防御部署的同時,還會通過出兵西大陸牽制梁夏帝國。
打到最后,依然是逼迫梁夏帝國承認霍瓦依群島屬于紐蘭共和國,并且以此為條件簽署停戰協議。
可見,關鍵就是霍瓦依群島。
梁夏當局既然主動發起停戰談判,就肯定知道,只有讓出霍瓦依群島,才有簽署停戰協議的可能。
那么,梁夏帝國會讓出霍瓦依群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