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山知縣李寶軍,說起來還與李胤皇族有點關系,他家祖上是跟隨太祖皇帝起義的大將,后因功,賜國姓,封方亭侯。太祖曾將他家的女兒與魯王聯姻,生下世子。三王之亂后,受到牽連。到他這一代,早就家道中落,砸鍋賣鐵參加科舉,先帝朝中進士,卻沒有得到重用。
李順平勛勝利之后,任用了不少曾經在胡黨掌權之時不得志的官員,他就被調到此處擔任知縣。李順御駕親征的大軍路過此處,軍威震懾了地方宵小。李保君也趁此機會,對縣城附近的土匪進行驅逐和清剿。
這邊的土匪可不能和南北方發達地區比,他們可以養得起千八百的人,因為他們名義上是土匪,實際上是奸商豪強的走狗。一些富裕之地,甚至有萬人的大型匪幫,明目張膽的搞產業。這里超過一百就很難維持,卻更為兇殘,無序,殺人掠貨,屠村滅門都是常有的事,將人性之惡,發揮的淋漓盡致。此處民風彪悍,土匪的戰斗力不弱。
此次主要目標是猛虎山的土匪,匪首魏大蟲是個窮兇極惡之徒,打劫過路客商,襲擾附近村民,且極其狡猾,聽說他睡覺的時候都是睜著眼睛。外出劫掠,若不得歸,休息之時,便會夾半截香,香盡燒手便醒,從來不讓自己睡得太死。猛虎山土匪人數有百八十人,手上都有人命官司。
縣尉楊沖,團練教頭羅大栓帶著手下差役和兵丁,來到猛虎山下。沒錯,此羅大栓就是彼羅大栓。李順走后,他在村中看守阿牛和毛蛋。五天之后,神機衛到來,將兩人帶走。
原本準備退出江湖的羅大栓,因羅家村被屠,無顏留在當地,若是那些外出的村民回家,詢問他原因,他又該如何回應他帶著對蠱人家族的仇恨,北上開始復仇之旅。
到達度山縣時,機緣巧合之下,救了上任不久的李保君。李保君見其武藝高強,便百般挽留,讓他做了度山縣的團練總教頭。
李順設置團練民兵之時,有明確規定,民兵的指揮權不能掌握在本地籍官吏手上,就是為了防止這些人對地方造成欺壓,形成黑惡,尾大不掉。
團練的領導不論州府級、還是縣級,都叫團練使,是朝廷官員,州府級為正六品,縣級為從七品,與縣尉平級,由兵備區退伍的軍官擔任,還設有同樣是從七品典檢,文官擔任,配合團練使。
團練總教頭則是八品,由知縣尋找武修,在兵部備案,從而擔任。原本不想當官的羅大栓最終還是當了官,一是李保君對他太過熱情。他是施恩不望報,可是李保君看上了他的一身修為。
李保君說“恩公既然救我一命,何不好人做到底如今朝廷與神木教在西北對峙,度山縣雖不屬于西北。但,往西去二十里,翻過蟒山便是神木教控制的地區,危機重重。本縣數得上名號的武修,最高才是鍛體高階,自己都還練不明白,哪里會教授別人恩公若是不棄,我向朝廷舉薦你為本縣總教頭。”
羅大栓知道借機李保君是想報答他,同時也給自己收下一名得力之人,畢竟在這群當官的人眼中沒有什么比當官更香的了。他本不想答應,他連皇帝都拒絕了,又怎么會在乎一個小小的總教頭之職但,當他聽說,蟒山邊上有一個蠱人家族的分支,控制著四周土匪,為禍一方的時候,就答應了下來。
他的報仇更像是一種自我安慰。他知道自己不是那些修為高深的術士的對手,就想殺點小角色,用以告慰羅家村父老的在天之靈。他們郭家村被害的男女老少有五十三名。他就要殺五十三個蠱人家族的人。刀客就是這么公道。
他們剛剛端掉了猛虎山下的一個小據點,其實就是一個打聽消息的茶棚。
縣尉楊沖對羅大栓抱怨道“李知縣去軍營見了皇上一面,回來就讓我們來教匪,太急于立功了。匪是那么好剿的上個月我們與隔壁的安河縣,一千多人,兩縣會剿都沒能成功。這群土匪就是耗子,見著我們來了,就躲進山里。反而是我們被他們設下的機關暗算,死傷了不少兄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