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長沙王吳芮,也就是吳王夫差的七世孫,因為早死而得以善終。”
“夠狠”嬴政認可,第一次對劉邦露出了贊許。
這可是夷滅三族啊而且對象還是那些跟自己一起打下江山的好兄弟。
光是這一份狠辣,就足以讓他刮目相看
隨即,嬴政的眼神開始變得古怪“既然異姓諸侯王都被鏟除了。”
“那么發動這所謂七王之亂的那些諸侯王,該不會是”
不等嬴政說完,崔遠就做出了回答“陛下英明,他們的確就是劉邦自己的后輩子孫。”
果然是這樣
嬴政不出所料,在等到七王之亂的時候,他就預料到造反的就是劉邦的后輩子孫。
劉邦對于異姓諸侯王的確很狠,但從市井人間摸爬滾打上來的他,還是有一個道理沒有明白。
異姓功臣威脅再大,那也是擺在明面上的威脅。
而來自血緣親屬的威脅,才是真正能夠致命,并且無法根除的威脅。
嬴政繼續安靜聽著。
“虎毒不食子,劉邦雖然對韓信等人防備無比,但是對于自己的后輩子孫卻是信任有加。”
“并且還將大量的土地分封給他們,意圖讓劉家子弟齊心協力,鎮守華夏江山”
“然而想法是美好,現實卻是殘酷的。”
“大漢建立僅僅不到六十年,劉邦駕崩的尸骨還未寒,當初他分封下去的那些同姓諸侯王就紛紛造反叛亂。”
“并且一路勢如破竹,如果不是當時的大漢朝廷有大將周亞夫守護,并且天下民心也歸于漢朝,估計真正意義上的大漢已經滅亡了。”
每每想起這段歷史,崔遠就忍不住想起歷史更多的類似畫面。
從西晉的八王之亂,到大明朝的靖難之役,幾乎歷朝歷代都有同姓諸侯王起兵造反的鮮明事跡。
嬴政點頭“當初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也是因為子孫奪權爭斗,而被活活餓死在沙丘。”
“還有你所說的大秦未來,胡亥登基后喪心病狂地殺死了扶蘇和諸多兄弟。”
“只要是生在帝皇家的人,就注定再很難相信人間親情。”
“難怪劉邦會答應你的要求,乖乖交出兵權,這個七王之亂對他的沖擊完全不亞于白登之圍,甚至還有過之。”
崔遠道“沒錯,所以臣在穿越而來之前,才會特地將這事寫在紙上。”
“呼”
嬴政長吐了一口氣,對崔遠的做法表示認可,但還是依舊有些擔憂道“不過就算現在劉邦答應了給你兵權,可現在你要怎么用這些人去擊敗那冒頓單于。”
“劉邦為了盡快戰勝匈奴人,現在只帶了幾萬輕騎兵,完全不可能和匈奴人的四十多萬相比。”
“難道你想要借助之前所說的那三術三件套可朕記得它們現在才開始生產吧,就算全部帶來也不可能給全軍裝備上。”
雖然高爐煉鐵一直在六村堡進行研究。
但是嬴政作為大秦皇帝,崔遠也沒有特地隱瞞,他對于高爐煉鐵的研究進度一直很清楚。
如果沒記錯的,它是在鴻門宴舉行的前三天才取得突破性進展,能夠開始批量生產馬術三件套。
生產到現在,就算是撐死,估計也就只有一千套而已。
這一點數量別說裝備幾萬人的軍隊了,就算是裝備練習都不夠。
“自然不需要動用它們,那些是留給項羽封狼居胥用的。”
崔遠接著道“而且現在我們面對的敵人雖然多,但已經確定就在白登之圍附近的他們,根本就不需要馬術三件套出馬。”
“那么你第一步想要去干什么”嬴政好奇。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