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之前說李二會好大喜功,也是有一方面的原因在這里,那就是他這個皇位是謀權篡位得來的。”
最后一句,崔遠說的很小聲,并把兩人拉入一處沒什么生意的餐館,開一個包間。
謀權篡位得到的
雖然知道這種事情不能大聲宣揚,可是嬴政和劉邦還是忍不住一驚
他們和李世民相處的日子雖然不長,但這些天下來,也自認對其有幾分了解。
雖然有時候他好大喜功,貪慕虛榮,可本質上還是一個愛惜百姓,敢打敢拼的好皇帝。
更別說崔遠之前就說過,他是大唐的一代明君,貞觀更是華夏有名的治世。
這樣的皇帝,竟然是謀權篡位而來的
嬴政挑眉,低聲猜測“你剛才說他并不是大唐的太子,難道說李二的皇位,就是原本太子手上奪過來的”
“沒錯”
崔遠點頭,認可這個猜測“不過其實走到這一步,李二其實也挺無奈的,歸根到底到底還是因為大唐沒有真能打的將軍,以及他的能力實在太過出眾了。”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悲劇的發生,都是因為德不配位。”
“就如劉邦你兒子劉盈,平平無奇卻被迫擔任皇帝。”
“李世民則是另外一個極端,軍功滔天,打下了半個大唐,聲望無雙,被大唐所有軍隊所崇拜,卻因為不是嫡長子的緣故,不能繼承皇位。”
嬴政和劉邦愈發感興趣“這樣看來,李二對于大唐的確功勞滔天啊”
一個人打下了半個大唐,這是什么概念
這可是開國君王才能夠有的功績啊
李世民雖然不是開國居王,但已勝似開國君王
“所以啊這就在大唐內部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矛盾”
崔遠接著道“大唐的正統太子是李淵的嫡長子李建成,可是因為他需要和五姓七望各大世家聯絡溝通,一同反隋。”
“所以只能一直管理著大后方,負責糧草輜重的供給,所以少有機會立下戰功。”
“和雖然不是嫡長子,但卻百戰百勝的李世民相比,李建成無論是聲望還是民心歸屬,都落后了一大截。”
“這個情況,讓李建成無比不安,害怕自己的太子之位會被廢掉。”
“那他為什么不去和李淵說”嬴政皺眉,手指彎曲,微微敲打著桌面。
“那個李建成既然是李淵親自設立的太子,那么李淵應該是對他很支持的吧。”
“只要李建成去找李淵,讓李淵打壓李世民,不讓他去打仗立下軍功,那不就什么事情都沒有了嗎”
這個矛盾明明很好解決,李建成已經是太子了,李淵也很支持李建成,皇位幾乎可以說是十拿九穩。
為何李建成和李淵會做不到,反而讓李世民謀權篡位了
崔遠笑道“這就是因為我剛才說的第二個原因了。”
“兩位,你們還記得我剛才說過的,大唐沒有真能打的將軍嗎”
“記得”嬴政和劉邦點頭。
這句話,崔遠前不久才說過。
崔遠喝了口水,道“其實李淵在察覺到了李世民的功勞過大后,也采取了陛下所說的措施。”
“一方面讓李建成去收復被李世民擊敗的割據軍閥,也就是類似于戰國時候的諸侯王們,嘗試收回軍權,另一方面又派其他親信將軍去代替李世民征戰四方。”
“然而這些措施全都失敗了,那些割據軍閥根本就不理會李建成的命令,對這個生長在溫室之中的太子完全不放在眼里。”
“而李淵的親信將軍,也因為連續的大敗,只能再度啟用李世民上戰場領兵。”
“難怪會這樣”嬴政恍然大悟。
他就說吧,明明天胡開局,李建成為何輸成這個樣子。
原來是那個時候的大唐,根本就沒有一個比李世民更加能打的,而且各地的割據軍閥還強勁無比。
除了李世民,誰也打不過
“這個局面,可真是左右為難啊”
劉邦嘀咕,雖然沒法親身體會,但他還是能夠理解一些李淵的感受。
想必,他一定是非常無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