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話,劉盈也不會到現在還活著。”
“我所說的,只是原本歷史線上劉啟的選擇。”
崔遠提醒,這才讓劉邦放松下來。
他又看向臉色陰沉的劉恒,接著道“這只是一個后世人所作出的猜測,認為劉啟作為有名的治世明君,不會昏庸到如此地步,下個棋而已就把人活活砸死。”
“所以猜測他是想要削藩,所以用此舉主動挑起吳王劉濞的仇恨,引誘他主動造反。”
崔遠說著后世流傳的說法,但劉恒的臉色依舊還是十分難看。
歸根到底,這只是一個沒有記錄在史書上的猜測。
可劉啟下棋殺劉賢的事情,確是實打實記錄在史書之中。
“等朕有空,朕一定要好好管教這個逆子。”
必須要給這個臭小子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
“不過父親,你剛才說的什么七王之亂又是怎么回事”
劉啟皺眉詢問“當今天下明明已經沒有異姓諸侯王,全是劉家諸侯王,怎么會爆發什么七王之亂”
劉邦語塞,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好在關鍵時刻,還是崔遠出馬,替他將七王之亂的故事講出來。
“這個事情其實挺簡單的,相信陛下也能理解。”
“權利是這和個世界上最致命的毒藥,在它的面前,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都是不堪一擊。”
“就比如你的父親,為了維護大漢江山,讓劉盈登基,還不是將老兄弟們一個個處死”
聽到這里,劉邦面色漲紅,但卻反駁不了一個字。
這件事,的確是他的不對
“同樣的道理。”
“假如陛下你英年早逝,只活到四十多歲,那么劉啟繼位,面對的就是一群封王的叔叔伯父,更別說自己還因為年少輕狂殺死了其中實力作為強大那位叔叔的兒子”
“你說在這種情況下,劉啟除了削藩外,還有別的選擇嗎”
“而一旦削藩,那么藩王自然就會抵抗,尤其是劉濞”
“于是劉濞就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和其它六位不滿削藩的諸侯王一同,掀起了七王之亂”
說完后,崔遠看向了劉恒,想要看看他的反應。
劉恒沒什么反應,只是握緊的拳頭,顯示著他內心的極度不平靜。
“世間最是無情帝王家”
劉邦替劉恒說出了心中,對自己的兒子感到心痛。
比起自己對老兄弟動刀,他要動刀的對象全是自己劉家人
劉啟做錯了嗎
也許他在用棋盤砸死劉賢的時候,他的確是做錯了。
但是后面的事情,他卻沒有,只是做了一個皇帝該做的事情而已。
有人威脅到了皇權,那就去消滅他無論這個人是外人還是自己的親人
“難道這件事情就沒有好的解決方法了嗎”
劉恒結束了沉默,無奈開口“難道帝皇家,最終只能陷入到無盡的內亂之中嗎”
雖然呂后經過了崔遠的勸說,有所收斂,但是她之前給諸多諸侯王們留下的陰影還在。
劉恒本以為呂后死后,自己能夠和諸多兄弟和睦相處,尤其是大哥劉盈還是與世無爭。
萬萬沒想到,這只是他的一廂情愿而已。
自己一死,諸侯王們的叛亂就在全部爆發,沖擊著他的兒子劉啟的權威。
劉邦,嬴政聞言,也都陷入到了沉默。
劉恒的問題,也是他們心中的問題。
如果冊封帝皇的兒子,那么就會威脅皇權。
如果不冊封,那么這些兒子就會因為爭奪皇位,而陷入到內亂之中。
嬴政身下的扶蘇和胡亥。
劉邦身下的劉盈和劉如意。
哪怕是大唐的唐太宗李世民,他自己也是謀權篡位的鮮明代表,奪走了大哥李建成的皇位。
這個問題,似乎真的沒有任何好的解決方法。
“其實也不是真沒有,而是要看你們愿意耗費多少心思在這個上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