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長公主并不意外,祁王妃會這樣問。
因為那天的事情,其他人若是看到,估計如今想起來,還是會后怕的。
像是她,人生已經過了大半,經歷的事情可是太多了。
現在想起那日的爆炸,還是會心悸不已,也十分后怕。
要說愿意讓孩子接著研究,那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是
應君之喜歡,陛下又贊成。
火器雖然危險,卻十分好用。
特別是用于戰場上。
這一點,慶王已經證實過了。
陛下得到了這樣的證實,就十分支持有天賦的人去研究這些。
大長公主是皇帝的姑母,若是她不愿意,皇帝其實也不能怎么樣。
只不過,想到鎮守邊關的將士,想到慶王的傷
大長公主這心又硬不下來。
再加上孩子也確實喜歡。
應君之就這么點要人命的愛好,所以支持一下又能怎么樣呢
大不了,闔府上下陪著一起嘎嘛。
想到這些,大長公輕輕的點了點頭“先由著孩子吧。”
不然還能怎么樣
聽她這樣說,祁王妃輕輕點頭“君之那孩子,也是個有成算的,他會注意的,意外總會有,只不過,也不是時時的,仔細著些,應該是可以避過的。”
這東西,危險系數還是挺高的。
所以,祁王妃也沒辦法多說什么。
對于這個話題,他們并沒有再多提。
大長公主昨日進宮,跟陛下匯報這件事情。
畢竟炸了那么大的事情,總得進宮說一聲。
她進宮見到了太后,對方這幾日氣色不錯,心情也好。
大長公主想著,豐玄瑞回京之后,應該還沒進宮見過太后的吧
想到這些,她沉聲說道“昨日我碰到太后了,她很是惦念著小六,回頭你帶小六進宮問了安,讓她安心一些,孩子離京月余,放在誰家里,也不能放心的。”
聽了這話,祁王妃忙不迭的點頭“我曉的,午后便帶著孩子進宮。”
不止帶小六進宮,報個平安。
還有歲歲的事情,也得跟太后報備一聲。
不管這孩子最后是隨她姓宋,還是隨了王府姓豐。
太后總得知道這件事情。
歲歲以后住在王府,雖然不會時時進宮,不過也是經常能見到太后。
對方的態度,也很重要。
若是太后不喜,歲歲的日子怕是也難過。
祁王妃已經在心里想盡了贊美之詞,準備下午進宮的時候用上。
大長公主今日過府是來感謝的,稍坐一會兒,話了家常,一應的禮物都送到了,他們也該告辭了。
祁王妃有意留飯,但是大長公主擺了擺手拒絕了。
雙方拉扯了一番之后,見大長公主確實要走,祁王妃也便沒有再留了。
大長公主要走,一眾孩子自然是要跟著一起的。
歲歲這會兒剛喝了櫻桃飲,又吃了荷花酥,還吃了酥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