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是自愿的,有些是被家里逼迫的,有些是別有所圖。
只不過,后院的日子相當的磨人。
王爺只有一個,后院卻有這么多女人。
所以,這也便注定了,有些人可能十天半個月,甚至是一個多月都看不到王爺。
有些人的心死了,有些人的心累了。
如今王妃一問,有些人覺得,與其在這里耗著,還不如拿錢回去,另外再尋一樁姻緣。
大夏朝民風開放,對于女子二嫁三嫁這種事情,并不會多說什么。
民間有些人家,甚至更愿意求娶生過孩子的寡婦。
因為覺得她們身體強體壯,生下的孩子身體也好,以后好生養不說,生下的孩子立住的可能性還高。
所以,王府的這些妾室通房,拿了錢出去,出路還是挺多的。
實在不行,還可以去道觀帶發修行呢。
祁王妃先處理了這批人。
對應的名單統計好,又把人叫到近前,挨個問詢了一番,確定這是出自她們本人的意愿。
然后,便讓管家帶著帳房過來,當場發放對應的補償錢,又放寬了離府日期,三日內離府就可以。
如果情況特殊,家中有些困難的,再留幾日也是可以的。
這一批放走了十二個人。
說實話,有幾個人的臉,祁王妃甚至沒有印象。
最近幾年入府,能被提為妾室的,數量原本就不多。
能規矩過來給她日常問安的,就更少了。
多數時候,還是府上的這些老人。
祁王妃原本也不是多走心的記著這些人,只大概有個數。
如今看著十二個人里,半數都是生面孔,一邊在心里暗罵王爺造孽,一邊又想著,自己回頭還是要記一下。
省得之后,再出了別的差錯,自己還不知道。
得了銀錢的姑娘們,有些當時就收拾東西,高高興興的出了府。
這些人里,進府時間長的有五年多,進府短的甚至不到一年。
不到一年,就已經體會到,十天半個月都看不到一回王爺的心酸與無奈。
所以,這日子也不是非得跟王府過哈。
而且,通房有啥地位啊?
就比婢女好那么一點,府里的日常活計,該干還得干。
所以,回家,趕緊回家。
實在不行,往道觀捐筆香油錢,然后就老實的留在道觀里吃吃喝喝。
雖然飲食清淡,而且規矩還多。
但是,她們只要乖巧一些,其實日子可比王府熱鬧。
想得開的,已經高高興興離府。
想不開的,如今還抱著手里的花暗嘆。
比如說是之前的蘇姨娘。
昨日下雨,池姑姑的腿腳不太舒服,今日暫時沒過來。
蘇姨娘難得有了一點空閑的時間,先跟婢女仆從打聽了一下王爺的去向,問了好半天,這才輾轉問出來,王爺去了小課堂。
蘇姨娘倒是想折騰著過去,但是……
她不敢啊!
車姨娘是被大理寺的人帶走的!
這件事情,也不知道嚇破了多少人的膽。
所以,蘇姨娘有心沒膽,真不敢去了!
最多就是抱著一盆剛開了的花,在那里聲音哽咽的說著自己命苦啊,難受啊,這日子沒法過了。
但是在看到池姑姑的身影之后,蘇姨娘一秒變乖,放下花,然后規矩的立于門口,頭都不敢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