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嬸真是,皇后娘娘代表了圣心,有心無意,關系賈家之未來,老太太才會關注。”秦可卿看到了王熙鳳的茫然,忙笑著解釋了一下。
“惠太妃不是”王熙鳳忙急急的問道。
秦可卿看看老太太,她側身睡了,慢慢的氣息平穩下來,顯是不在意,放心的睡著了。對王熙鳳一笑,“真是的,不想別人,想想老太太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惠太妃前半生的榮耀在老圣人身上,結果到了這會,她兒子上位了,老圣人連個太皇皇后都不舍得給她;而她后半生系于兒子。而世人皆知,新帝不是那種能被老娘左右的性子。能聽她的,不過是惠太妃說的,正好是他想聽,想做的罷了。
所以歷史上有福氣的皇太后,都是那最知情識趣的,于是才能“母慈子孝”的把日子混下去。不然,民間怎么會有,“天底下,哪有爭得過子女的父母”這句俗語了。老太太知道,秦可卿、元春都知道。于是才沒把惠貴太妃派人這事放在心上。
這回惠貴太妃真的派人來看元春的。對惠貴太妃來說,元春之前其實真的無足輕重。也就那觀音像,讓惠貴太妃懷疑了一段時間,主要是不知道這老太太想干嘛。
說什么祖孫情深,打死她都不會信的。這些宮中人,想的更多的就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你莫名的送個觀音我,還不求什么,這合理嗎
惠太妃那一段真的想破了腦袋。她可不相信,老太太求的是個遠期的恩典。恩典這個東西,其實是有時效的,說什么元春是自己教導的,比較好嫁,更近乎于客氣。所以當時老太太做的在惠太妃看來,就是迷之操作。
而元春出宮后,就沒和宮里再聯系過。也沒說進來請個安,向外頭表達親近之意。他們家就關起門,守起孝來了。
這讓惠太妃覺得更郁悶了,你們真沒啥要求我的
所以這些上位者的心里,求她們,她們瞧你不起;可是不求她們,她們覺得全身都不得勁。
好容易過了最不舒服那一段時間,當然,她的不舒服里,還包括元春離宮帶來的各種不適應。畢竟元春在她宮里五年,都是她盤順的。她不在了,其它人接上,肯定有難度,下頭人盤不動,受憋屈的就是主子。
惠太妃是上位的,她哪里明白中間問題,她就覺得果然,不該讓元春馬上走,而是該留在宮中交接一下的。她哪里知道,中間其實還有彎彎繞,而這種彎彎繞連最心腹的嬤嬤也不會告訴她。
元春其實就是宮里那通往各處的樞紐。等著她離宮了,別人來接手時,以為跟以前一樣就成了。卻也不想想,元春除了自己的俸祿外,每年賈府還要再貼一千兩。這些人可是元春用銀子喂出來的。等著別人接了手,別人又像賈家,不把錢當錢,人家出來是賺錢的,不是花錢的。但這個,能告訴主子嗎說元春買通了大多數人還是說,自己想去弄點錢,還沒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