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大哥去世,趙云就離開公孫瓚處,還特意去和劉備告別。還告訴劉備,不要做違背良心的事。由這話,也能看出,那時,兩人其實是同級的,估計歲數差不了多少。
到了公元200年,趙云就投奔劉備,兩人抵足而眠,那會劉備還啥都沒有,是趙云出去幕兵,到公元223年劉備去世,他就一直追隨左右。
到公元229年趙云病逝,雖沒說歲數啊,但從經歷上看,趙云也算是
劉備識于微時的朋友。所以從歲數上說,兩人應該也差得不大。
而歷史上,趙云從歷史的記錄上看,這位才是真正的儒將,他行事作風頗為嚴謹。哪怕對著劉備,他也不會輕易下結論。
「盡可直說。」諸葛亮無力的揮了下手,他一路而來,頗有些心力交瘁之感。其實一路的心力交瘁,還不如剛剛劉備那句「軍師,你可來了」打擊他。這會,他都不愿看劉備一眼。
「若是平日,吳侯該帶咱們進宮見國太。這回卻只是讓我們自己進去,就顯得……」趙云這是最在意的點,那日他一直跟著孫權,進府不曾解劍,無論是見孫權還是見國太,孫權母子表現的就是攤開了給你們看,我們也不防備,這才讓他覺得心虛得很。
「毫無芥蒂?」諸葛亮明白他的意思,點點頭。
「也許是實則虛之。」趙云拿不太準,「但是國太那樣子,又不像有病,可這樣,末將反而覺得只怕真是病了。」
諸葛亮安靜的聽著趙云說那日的情形,他也覺得很是奇怪。畢竟對于他這些謀士來說,孫權他們這擺的陽謀,不堪一擊。可是就是這樣,才讓人拿不準。就像之前說的,若是說老太太真的臥床,不讓人近看了,反而像假的。可現在,就是好人一個,這讓大家怎么辦?
「亮已經向子敬遞了帖子,求見吳侯,并也帶了幾位名醫過來,略盡綿力。」諸葛亮想想說道。
「孤也這么想,孫權已經明白說了,國太病重,婚事暫停。不如軍師和吳侯說說,讓我們先回去?」劉備忙急急的說道,他在這兒待了這些日子,真的頭發不但白,而且快禿了,每天想事薅的。
這些時日,他真的有點上火了。東吳各種忙碌,連魯肅有時都要在各處協調,也不是時時的能在這兒陪著。沒人能透點江東的話給他,這讓他更是惶恐,這真的比他在曹營待著還心焦。
「主公沒說?」諸葛亮雖說也知道,劉備一定說過,而孫權也一定不會答應,但是這會子,他還是需要知道,孫權的態度。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