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白了,就是在沒有血緣支持的情況下,那么有什么比自己親手養大,自己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加貼心?
所以她的朋友們說,"弄不好,諸葛亮就是為了孫子,才要求過繼諸葛喬,正好有兩個年幼的孫子可買保險。而那時,不管生出來的是不是兒子,諸葛亮都無后顧之憂了。"
“而這只能說,諸葛亮不是好人,也不是好弟弟,好叔叔,但與他是不是好男人有什么關系?”那時,歐萌萌還在嘴硬,畢竟諸葛亮啊,他們那代人的心里神啊。
人家也有話說:"諸葛瞻出生那年,諸葛亮46歲!諸葛亮與黃氏結發夫妻,而歷史上,也說了,諸葛亮死后不久,黃氏死。死前叮囑兒子要忠孝。但是,卻沒說,諸葛瞻是黃氏生的。"
所以,好些事其實不經想的。說完了,還對著歐萌萌一攤手。
歐萌萌其實想說,黃氏四十歲生子也不算什么事,現在也是大有人在。但也知道,以東漢末年的醫療條件,這種機率其實非常小的。
所以這些合理猜想一出,歐萌萌都氣得跳腳了。那時,她就深恨這些學歷史的。就是因為他們,她才不愛讀歷史。
跟魯迅先生說的,“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不過也就是這樣,她倒是記住了黃氏這個人物。其實黃氏說是工匠之神,說是著名才女,發明創造不在話下,說水木流馬,就是她的杰作。
所以想想,若她不是諸葛亮妻,黃氏會被她這樣的普通人知道嗎?歷史上想青史留名的女性實在太少了。若不是因緣際會,她也許就在這亂世里被蹉跎了。所以算了,也許她這樣的才女,才適合諸葛亮這樣的男子。但自己的女兒還是算了,她適合平凡的幸福。
“行了,我也就是那么一說。你妹妹那兒,我也應了她,想嫁就嫁,不想嫁,也無所謂。你們這么些兄長,還缺她這口飯不成。”
“這……”孫權遲疑了,這對他來說,思想還是有點超前。
“你去找找看,我喜歡大夫,你找那年輕,單純,啥也不喜歡,就喜歡行醫的大夫回來當妹婿如何?”歐萌萌又想到了紅樓里的趙崇,多好的孩子,雖說他沒能看到他和賈瑩成親,但也想得到他們之后的日子錯不了。
“母親這個主意極好。”孫權忙點頭,看向了周瑜。
“臣附議。”周瑜能說啥,他們來說國事的,怎么就扯到了郡主的婚事。不過老太太說啥是啥吧!反正現在江東啥也不多,就是大夫多。若是這會招一個大夫當郡馬,倒是能極大的抬高醫者的地位,以買天下醫者之心。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