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說是極是,不過,只怕這辦學的錢……”孫權忙點頭,但還是遲疑了一下,人當然是第一位的,但是,他哪有那么多錢。有錢招兵了!
“你才不是抄了方士道觀嗎?回頭發告示,這些錢,用來辦學。免費招收孤兒入學。他們郊外的土地,可以作為學產,收入可用來反哺學里。”歐萌萌忙說道。
孫權點頭,這對孫家名聲極好,也順便讓人知道,我們可不是為了錢才抄的道觀。
“若是南徐一地辦學,其它地方呢?”孫權想想,若只南徐一地辦了,江東各地怎么辦?這會子,各地的太守可不是省油的燈,不辦,他們對百姓沒交待,辦了,他們會問,錢從哪來。總不能讓地方都去抄了方士窩吧?
“南徐的孤兒學醫藥,只當是打個樣,之后各地,慢慢的劃片,東吳這么多郡縣,你因地制宜,你軍中軍需是不是需要大量的兵器,軍糧,軍服?若是某地女孩多,就把軍服放到當地,把女孩子收攏一塊,教他們讀書認字,然后再學習針黹手藝,這么一來,寡婦,女孩們是不是都能活了,而你的軍中的軍衣是不是也有了保障?你總是要花錢的,錢花在自己的地盤上,順便還養了孩子,培養了一批自己的死忠班底,這可是有百利無一害的事。”
“為什么要讀書、認字?”原則上讓這些孤兒有個吃飯的地方,學點有用的手藝,這個,孫權是同意的。但是說要每個人讀書認字,還包括女孩子,這個,孫權覺得沒有必要。
“今兒我看到了張大人,就覺得,不管啥人,都得先讀圣賢書。張大人一生夙愿就是著書立說,他坐堂看診,就是為了多積累病例,來證明自己的學說。
他一點也不介意把自己一身的醫術傳于后世。這就是讀書人的豁達。你看,前太醫令,他為何沒有張大人這般?就是因為他是醫,不是真正的讀書人,他沒有大局觀。
一法通,萬法通。我相信,帶兵也打仗也是,會讀書的人,一定比不讀書的強得多。讀書習字,其實就是他們通向世間萬條道路的第一步。
兒啊,你給他們十年時間,他們可能會還你一個奇跡。”歐萌萌十分感慨。
這個是她的真心話,她一路做的就是基礎教育,基礎教育,就是一切的基石。不先擺脫文盲,如何談發展?
包括在四合院的那些年,她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是在讓文盲們擺脫文盲,一點點把他們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拉出來,讓他們睜開眼睛來看世界。
孫權這下子聽進去了,就是啊,自己不敢動方士,不就是怕失天下之心,現在老娘給自己出了一個絕好的主意,把這些孩子養起來,培養好了,就是自己的嫡系,而也花不了幾個錢,若是真的能學手藝,反而對地方經濟極大的助力。打仗,打的也是錢,若是把地方經濟搞起來,對軍中也是極大的助力。忙謝了一聲,就拿著章程出去了。
歐萌萌內心輕輕的松了一口氣,還好,事情到了這一步,算是成功了大半。其實她也不在意,能不能在全江東地區來推行。
她現在能辦好一個醫科班,就已經滿足了。至于說其它地方,她也就是提個建議,能成當然更好。不能成,她也算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