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朗以為母親關在宅門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事。畢竟,他們家也沒用過紙張。畢竟他們成長過程中,經濟上還真的不缺什么。也算地方豪門了,像母親這樣的內宅婦人,不知道也正常。
“婆婆知道蔡侯紙。”姜氏都想對著丈夫翻白眼了,她覺得自己丈夫不會想去問婆婆知不知道蔡倫是誰吧?生怕他再去給婆婆普及一下,"蔡倫是位宦官,深受漢和帝的信任,當時的鄧皇后看漢和帝每日看奏折書簡很是辛苦,于是就讓蔡倫去找便宜的替代品。然后經過三年的研究總結,蔡倫于公元105年向漢和帝報告了,造紙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漢和帝也向全國推廣。后來蔡倫因為累及功勛,被封了侯,于是之后人把改良紙就稱為蔡侯紙!"她怕丈夫被婆婆打。
“那她要干什么?”孫朗都想再起身去把頭埋進水盆里了。人生怎么可以這么悲傷,為什么母親也不給他省點心。
可能白天太忙,這會子,腦子還沒反應過來。既然知道蔡侯紙了,那母親開個作坊做什么?蔡侯紙不是滿街都是嗎?直接買個作坊,也不至于半年都沒做出紙吧?難道有人騙自己的母親?
不是孫朗瞧不起母親,而是此時公元210年,也就是說,蔡倫改良了紙過了一百年,還是沒能成功的替代書簡。讓他猜出,母親正在改良造紙技術,孫朗的腦子真沒這么好。
姜氏對丈夫也有一種幻滅了,不過她總算還是樂觀的人,馬上想到,也行,太聰明了,不就顯得自己傻了,今天在婆婆和小姑面前,她已經夠傻了,這會總算平衡了。
“你不知道?”姜氏一臉驚訝,合著丈夫和老太太一個山上干活,結果說什么,他不知道老太太在做什么?
“我為什么非要知道。”孫朗呆了一下,還是故作鎮定的說道。就是啊,我為什么要知道,我忙她也忙。因為她也忙,所以我們之前,完全沒有什么交集性,不過還是耐著性子問道,“她造不出來嗎?”
“算了,您看!”姜氏懶得和丈夫雞同鴨講了,忙拿了幾張大紙出來。攤在他的面前。就算是昏黃的燈光,但也能看得出,紙越來越白,也越來越薄,摸上去,十分細膩,“我覺得婆婆真的了不起。”
孫朗瞪大眼睛,看看媳婦兒拿回的紙,他也是懂行的,這和學里給小孩們練大字用的蔡侯紙可不是一回事,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母親造出的紙。拍拍自己臉,覺得自己還是去洗把臉吧。
冷靜了,回來坐下,把那些紙一張張的看,也看得出應該是不同批次的,雖說不知道妻子拿回做什么,但肯定也是要說說這些紙的。
示意妻子磨墨,自己在每一種紙上編上號,而寫編號時,就能看出,這紙無論是透光性,還是柔韌度上都比之前樹皮一般的蔡侯紙好很多。
“母親還不滿意?”孫朗反復看著,有點困惑,當然,還有些小興奮,還有大大的不安。
這些紙,代表了什么,一直管理庶務的孫朗真的太知道了。這種紙一旦推出,那么,孫家紙就能供不應求。若是把作坊歸于學校,那么學校就不用受制于二哥,還有那些壞老頭們,賺的錢,足夠辦更大,更好的學校了。不過不安在,母親想干什么,這樣都還不滿意,那她還想要什么?以母親的性子,她一定是有更大的目標。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