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熱情的態度,再加上能夠聽懂大部分地方的方言,高明程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藥交會的第一天,他帶來的藥材,就已經賣出大半了。
晚上,高明程在盤點剩下的藥材以及今天的進賬,然后對高壯和黃大志說道“剩下的藥材不多了,價錢你們也知道,至于怎么賣貨,應該也知道了吧”
高壯和黃大志都看到那一疊的錢了,但眼神很干凈,誰也沒有生出一絲的貪婪。
聽高明程問起,高壯連忙點頭表態“嗯,會了會了明程哥,這里可真有意思有好多人啊,還有好多我見都沒有見過的人他們穿的衣服真漂亮”
高明程嘴角翹起,知道高壯說的是那些少數民族的人,他們習慣穿自己的民族服飾,這在高壯看來,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知道怎么賣貨了就好,明天你們兩個負責擺攤賣貨,我要到處逛逛。”高明程把看攤的任務交給高壯和黃大志,兩人如同受到重任般,慎重的點頭應下。
說定了明天的事情,高明程就把錢貼身收好,然后就準備休息了。
今天賣了大部分貨物,已經全部回本,并且還賺了一些,再加上之前在火車上偷拿的一疊錢,如今高明程手里有六千八的巨款了
這個錢,都可以在他們村子砌一棟相當豪華的房子了
當然了,對于商販來說,錢是活的,要流動起來,這樣才能夠錢生錢。因此高明程明天打算到處逛逛,去買一些他們縣城稀少的藥材,帶回去二次販賣。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就起來了,就在藥都賓館吃了早飯,然后高壯和黃大志兩人帶著藥材去擺攤,高明程則到處溜達了。
昨天他心里惦記著賣藥,所以他只匆匆看了幾眼,并沒有把整個藥交會的熱鬧看入眼。
今天他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到處走走,這一天,他在好幾家藥材行的門口駐足,觀摩著他們的交易,品讀著他們的話術。
又和一位擺攤看病的老中醫交流,還讓人給他把了脈,結果得出身體健康的診斷。
在和人交談的過程中,高明程對藥交會的了解更深了,原來藥交會就是由藥王廟的廟會演變而成的,并且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漢晉時代,成于唐宋,盛于明清,歷1800年不衰。
“在唐朝那會兒,咱們樟樹便成為南北藥材的中轉要地了,專門辟有藥材交易場地,號稱藥墟。小伙子,聽你口音,也是我們這一塊的人,怎么對這些事,卻不了解呢”頭發泛白的老中醫看著高明程,面露不解之色。
樟幫勢力極大,藥交會的名聲也極其響亮,樟樹人都以此為榮,對它的歷史,那是張口就來。
可高明程操著一口樟樹話,卻問的全是行外話。
高明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突然換了自己家鄉的口音,說道“我是撫州那一帶的,老先生,我說的話,你聽得懂嗎”
樟樹離撫州不算太遠,兩地的口音也相差不大,高明程前世走南闖北,慣于和人交流,因此很容易學會其他地方的方言。
老先生一愣,哎喲了一聲,說道“也能聽懂一些,撫州啊我知道那里的臨川,那可是才子之鄉啊你是臨川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