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魁楊梅比本地的野生楊梅成熟的要晚一些,山里的那幾棵野生楊梅,早在端午節前后,就已經陸續變紅了,只要一場雨,樹下必定鋪滿了掉落的楊梅。
由于太酸,連村里的孩子都吃的少。
現在是七月上旬,臨近中午的日頭很大,但人走到樹蔭下,還是能夠感受到清涼。
“小石頭,吃楊梅嗎”高明程抱著張成遠的兒子,摘了一顆楊梅逗弄著他。
“酸”小石頭看著楊梅,沒有伸手去拿,而是口齒不清的說了句酸。
這可把高明程逗笑了。
他手中的楊梅個頭不小,顏色鮮紅,屬于剛成熟不久,如果再過幾天,顏色就會變成暗紅色。
高明程把楊梅丟進嘴里,剛一咬,一股酸甜的汁水爆出,令他口齒生津。
吃完一顆楊梅,高明程眼睛都亮了,他看著這棵最大的楊梅樹,心情大好。
這棵樹剛種下的那年,就已經結果了,今年管理的好,樹上掛了很多果子,并且今年的味道,比去年要稍微好點。
可見水果的口感,和品種有關,也和管理有關。
勤施肥,勤除蟲,保證果樹得以健康的生長,那么果樹就會用甜美的果實回報你。
顏色鮮紅的楊梅尚且不那么酸,于是高明程把小石頭放下,跳起來摘了一顆顏色暗紅的楊梅,這顆完全成熟的楊梅酸度就更低了,口感那是相當的好,高明程都一連摘了好幾個吃。
小石頭原本怕酸,現在看到小姨夫吃的這么快樂,于是也伸手索要。
“來,給你。”高明程摘下一顆暗紅的楊梅遞給小石頭。
小石頭手小,這楊梅的個頭又大,他用兩只手,才把楊梅穩穩地拿住,然后學著高明程的樣子,開始吃起來。
一口下去,汁水都染紅了他的嘴巴。
“甜酸”小小美食家用匱乏的語言進行了點評,惹得高明程大笑。
“你在這里等我,我去山腳拿個竹筐來。”高明程對小石頭說道,小石頭已經兩周歲多,喊三歲了,已經走的很穩,也能夠聽得懂話了。
他乖巧的站在那里啃著楊梅,吃的津津有味。
高明程就快步下山,從山腳下的棚子里拿了一個竹筐來。
這些竹筐就是張成遠和陳大松編織出來的,編織好后,直接放在棚子這里備用,這樣要摘水果時,就可以節省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和體力了。
等高明程重新回到楊梅樹那邊,只見小石頭已經一屁股坐在草地上了,手里的那顆楊梅也終于啃干凈了。
“小姨夫還要。”小石頭指著楊梅樹上的果子,示意高明程再給他摘。
“好。”高明程應著,伸手摘了一顆給他。
他讓小石頭在樹蔭下吃楊梅,自己則開始摘起楊梅來。
楊梅并非是所有的果子一下子全部成熟,而是一點點變紅成熟的,先是樹梢上頭,再是樹蔭底下,如果樹大結果多的話,那么一棵樹可以陸續采收幾天,才能夠徹底的摘干凈。
這顆楊梅樹還不算很大的那種,但想要摘到最頂端的楊梅,那還是有些難的。
高明程嘗試了一下,只能爬到樹干上去摘。
看來為了之后的采收,他得讓張成遠做個簡易的腳手架出來,這樣人可以站在架子上采收。
另外,還可以用繩子系在楊梅的樹枝上,然后一點點的往下拉,將繩子的另一端捆綁在一塊大石頭上。
天長地久之下,樹枝就會因為受力,朝著四周長去,而不是往上長了。
這樣的樹形,就方便之后的采收果子。
高明程決定等果子都采收好后,就開始修整樹形。
他一個人忙忙碌碌,也摘了半框的楊梅了,把成熟的摘下來后,那些還未徹底紅透的,他就沒有摘了。
“喲,吃了這么多楊梅也不怕酸掉牙不能吃了,小姨夫帶你找你媽去讓她打你屁股”
在高明程摘楊梅時,小石頭坐在竹筐那邊,一個人吃的歡快,吃到后面,那是吃一口就丟,白浪費了很多。
他的嘴角全部是紅色的汁水,甚至把衣服和手指也全部染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