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嶺就有獸醫,附近的村莊里,有牲畜病了的,就會請他來看病。
除了看病,他還會閹雞閹豬等技藝。
大部分村民養豬,都是買的母豬,極少有人養公豬,但母豬下崽時,自然是有公有母,那些靠賣豬仔賺錢的人家,就會請有閹豬手藝的人前來將公豬進行閹割。
閹割后的公豬性子就會溫馴些,也肯進食長肉,再一個,沒有公豬,那么其他人就無法自行繁衍豬仔來賣,這樣就保障了賣豬仔人家的利益。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公豬需要閹割,母豬也是要閹割的,母豬閹割后,沒有發情期,也容易長肉和安靜好養。
而閹雞的原理也差不多,公雞不能下蛋,性格還霸道,但閹割后,閹雞就不愛動,食量少了還愛長肉,且不欺負母雞和小雞,對于養殖戶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當然了,母雞這種會下蛋的神奇生物,自然是不會遭到慘絕人寰的閹割的
高明程開著拖拉機來到軍嶺,直接找到張獸醫的家中。
張獸醫恰好在家,他放下手中的活,從堂屋里推出一輛舊自行車搬上拖拉機的車斗,然后自己也提著看病的工具包坐在車斗上。
“坐穩了,我要開車了。”高明程提醒了句,然后開著拖拉機將張獸醫拉到牛尾嶺那兒。
病牛被栓在一棵水桐樹下,地上是郁郁蔥蔥的青草,但病牛一個勁的嚎叫,根本不肯進食。
張獸醫下了車,提著看病的工具包就走上前去。
他先是觀察了一下病牛,然后來到病牛的身后,他對高明程說道“你把牛按住了,別讓它太掙扎。”
高明程應下,幫著把病牛按住。
在路上時,他已經把病牛的大致情況說了,只說自己看賣病牛的人可憐,出于同情,就花錢把病牛買下了。
這次請張獸醫來,主要是看這頭病牛是生了哪種病,宰殺的話,人是否能夠吃肉。
當然了,如果能夠治好,那就更好了。
見高明程已經把牛給按住了,張獸醫便伸出一只手,直接從病牛的菊花里伸了進去。
他在給病牛做直腸檢查,因為他懷疑病牛是瘤胃積食導致的不肯進食。
張獸醫的手伸進菊花時,病牛的表現先是退讓,緊接著就是嚎叫不止,暴躁的掙扎著,要不是高明程力氣大,換個人來,張獸醫早就被病牛給踢了。
張獸醫把手伸進去,感受著病牛直腸內的情況,并未發現瘤胃腹囊后移到盆腔入口前緣,也沒有手指壓迫堅實如砂袋的那種手感。
經驗豐富的他知道這頭牛不是得了瘤胃積食,于是把手從病牛的菊花里退了出來。
他淡定的說道“還好,沒得瘤胃積食,不然嚴重的話,牛就會死掉了。”
張獸醫先是排除了瘤胃積食的病情后,觀察起病牛的呼吸動作、步態姿勢,然后又看兩眼兩耳、口腔牛舌等器官,最后伸手在病牛身上一摸,發現體表的毛粗亂、無光澤、還容易脫落。
檢查結束,他才說道“我看這頭牛的體表還算正常,身上沒有什么爛了的地方,它既然不肯吃東西,那這樣吧,你去找幾只有活力的、年輕的蜘蛛,把它們放進牛的耳朵中,再用草繩把耳朵使勁捆住。不出三天,牛就能恢復食欲了。”
張獸醫把方法告訴了高明程,這個法子,還是他從他爸爸那里學到的,至于他爸爸是從哪里學到的,他就不知道了。
反正這個法子很好用
高明程的眼睛都瞪大了,如果他沒有重生,那么張獸醫說啥,他就信啥,但是他好歹是重生的,聽到一個法子,總要想一想它的科學原理。
可是,這個法子它根本沒有科學原理可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