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棚子時,高明程才看到里頭的情況。
棚子的底下,果然有一個盜洞,看泥土的新鮮度,就知道是剛挖開沒幾天的。
墓道的旁邊,零零散散的堆著一些粘著泥土的古董,看起來像是剛出土不久。
桌子上,還擺著一些清洗干凈的貨,大多是花瓶、硯臺還有一個銅鑄的觀音像。
老陳走進來,對棚子里的人說道“這位老板是行內人,要壓價了。”
“哦行既然是行內人,就按行內價走”為首的人似乎有些意外,但也不太在意。
他這會兒不停的望著棚子外面,似乎在等人。
高明程自然知道他們是在等石老三,但他裝作不知,只問道“那我可以看貨了嗎”
“只能看,不能上手”為首的人說道。
高明程點點頭,表示遵從他們的規矩。
他先打量擺在桌子上的古董。
這些應該是最好的,已經清洗干凈,在屋內蠟燭的照耀下,散發著古董才有的韻味。
這些瓷器大部分是青花瓷,還有少數的斗彩和單色釉,因為不能上手,沒法看底款,高明程只能通過外觀來大概的判斷其年代。
這些青花俱是胎薄釉白,青色淡雅,因此高明程猜測這可能是明代的瓷器。
明代時,景德鎮各瓷窯就一統天下了,可見其威名赫赫
景德鎮瓷器產品,占據了當時全國的主要市場,而這邊靠近景德鎮,因此明清兩朝的古墓中,若是出現瓷器陪葬品,那么大多都是出自景德鎮。
在這些瓷器的旁邊,那個銅鑄的觀音像吸引了高明程的注意力。
雖是銅鑄,但這種觀音像,一般都會鎏金,因此又叫鎏金觀音像。
觀音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是佛教中最受歡迎的尊神,若是有人信奉佛教,那么供奉觀音菩薩的人,絕對是比較多的。
觀音的變化身很多,眼前這尊觀音造像頭戴五葉冠,左手持凈杯,右手持柳葉施干露狀,坐五層仰蓮座,座下飾萱草基座。
整個觀音像給人一種端莊慈祥,氣勢恢弘的感覺。
像是大戶人家供奉在家中佛堂的,高明程暗自想著。
但又覺得奇怪,古人視死如生,一般而言,墓地里的陪葬品,多為生活實用物或專為死者而制的冥器,想象死者能在另一世界使用。
這種鎏金觀音像,怎么也會出現在墓室里
見他盯著這尊鎏金觀音像看,并似有疑惑之色,老陳說道“這是我們的壓堂貨,可不是生坑價,沒有這個數,拿不下來的”
說著,老陳比劃了一下手勢,表示要十萬。
所謂的壓堂貨,就是鎮店之寶,只是這里明明只是一個臨時的盜墓地點清貨,居然還有這玩意。
這也讓高明程對這伙人的底細摸不清了。
看完桌子上的好貨,高明程又低頭看堆在地上的貨,這些貨就更多更雜了,有完整的,也有碎了的,都裹著臟兮兮的污泥和一種難以言說的粘液。
除了這些東西,還有一些書籍和畫軸,連瓷器都有碎的,這些書籍的保存就更加不行了,看著破損嚴重,得極其高明的古董修復師,才能夠將之修復過來了。
因此高明程也沒有多看了。
突然,棚子里的人都激動的走動了一下,這個步伐很小,但高明程敏銳的捕捉到了。
“哈哈,石兄弟,你可算是來了快請進,快請進。”棚子里為首的人迎了上去,高明程也跟著看了過去。
他不知道這兩伙人有什么仇恨,所謂的局又是什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