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六月后,最先迎來的不是炙熱的陽光,而是一場大雨。
大雨磅礴,一下就下了一天一夜,待這場雨后,村里水庫的水必然就會滿了。
下雨天,顧客不方便出門購買商品,商家們自然也得閑了,于是男人們打麻將的打麻將,玩撲克的玩撲克,而婦人們也大多聚在一起,一邊閑聊著各家的八卦,一邊做著手里的活,有打毛線衣的,也有勾毛線拖鞋的。
老祖宗曾說過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可見八卦史那是源遠流長了。
這幾天,高明程沒去跟人打牌,也沒湊在人群中說八卦,他又開始琢磨起做漢堡了。
漢堡,可是洋快餐里重要的主食了,之前的炸雞配方,已經弄的差不多了,可能沒法和正宗的洋快餐相比,但是他的配方肯定更適合本地人的口味啊
哪怕有個別時髦者去過大城市,品嘗過正宗的肯德基,回頭吃了他做的,沒準還要說一句這個更好吃呢。
漢堡是由兩片面包、一塊炸雞、一些生菜、西紅柿等時蔬,再配上沙拉醬制作而成的。
理論上的做法很簡單,但快餐嘛,本來就是方便出餐的那種食物。
雞胸肉和雞腿肉腌制炸好后,都可以夾在漢堡里,除了雞肉,還可以用牛排、豬排等。
不過牛肉價錢貴,且國內牛的品種和國外不一樣,國內的牛肉更適合做小炒和燉煮。所以高明程暫時不打算做牛排口味的漢堡。
都說做熟不做生,高明程做的第一個漢堡,自然是雞腿漢堡了
雨后的第二天,高明程就去市場買了幾只白羽雞,他提前跟人說好,讓人殺好后送到店里來。
那人也樂意幫忙宰殺,因為在宰殺的過程中,他能得到雞血和雞毛。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里,這些也都是好東西,雞血可以自己吃,雞毛則可以賣錢的。
這會兒有種小販,專門干用雞毛換糖的生意,先買上一把糖,然后就走街串巷,或者去各個村子里,吆喝一句雞毛換糖啦
在外面玩的孩子聽到了,當即就會跑到家里去,把家里積攢下來的雞毛拿給販子換糖吃。
一般疼孩子的人家,也是愿意讓孩子換糖吃的,如果不肯換糖,那么也能換上一兩毛錢。
這些換來的雞毛,就被工廠拿來做成雞毛撣子。
雞毛撣子的用處可大了,又可以掃灰塵,又可以打孩子,一物兩用
拿到雞后,高明程先開膛破肚,把內臟都放在一個盆里,這些內臟由高淑芳負責清理出來。
雞雜炒辣椒,就是一道下飯下酒的好菜
砧板上,高明程手起刀落,熟稔的切割著雞肉,雞脖子雞頭雞腳這些,都丟在一個盆里,他先把雞翅膀、雞胸肉和雞腿分別切割下來。剩下的雞骨架一分為二后,也單獨放在一起。
因為是要做漢堡,雞腿還得去骨,只剩純肉。
切割好后,就是腌制了。
腌制入味需要時間,趁著這個時間,高明程騎上自行車,準備去另外一條街的面包店,把之前定的小面包拿回來。
小面包是圓形的,有成人巴掌大,但并不是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