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全是因為這個”曲墨凜搖搖頭,道“他只是不希望蘭家再進一步,也不希望太子再多一分助力。”
歷來都有非翰林不入內閣aaa“的說法
一甲三名是直接進入翰林院,以翰林院修撰、編修的身份在翰林院研習,這都是正兒八經的官職。
就比二三甲的人高,仕途之路還穩定。
若是一甲三名的背后還有人幫襯,那仕途之路就更加順暢了。
而二甲和三甲只有通過朝考后,才可以獲得庶吉士身份,然后再以庶吉士的身份入翰林院學習。
等學習了一段時間后,他們又要參加考核,只有考核優秀之人,才能繼續留在翰林院,且獲得官職。
但這些庶吉士獲得的官職不怎么高,只能獲得檢討、編修的七品官職。
考核差的人,就只能去縣級的地方當官,而且還不一定會是縣令,大多是六部主事、司務、筆帖式等屬官。
其余沒有成為庶吉士的人,會由吏部根據考核的情況來分配官職。
因此,和一甲三名相比,二甲三甲的人比較低,而且仕途之路也不怎么穩定。
蘭儉崢有才華有謀略,是蘭家最出色的子弟。
若他進了一甲,那無論是那個名次,蘭家勢必會為他造勢,曲墨淵也會。
而且他們還會盡力的幫他鋪路,讓其在仕途上走得更加順暢。
蘭儉崢一旦起來了,對蘭家和太子都是一大助力。
這可不是盛元帝想要看到的,所以盛元帝才會搞小動作。
聽完曲墨凜的分析后,姜婉鈺這才恍然大悟。
但接著,她便疑惑的問道“不對啊,二甲頭名稱為傳臚,我記得這和一甲三名一樣,也是可以直接進翰林院,獲得官職的,不需要通過朝考呀”
盛元帝不愿意蘭儉崢直接入翰林院,那應該讓蘭儉崢的名次再往后掉一名才對
曲墨凜道“這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可以改的。”
“況且二甲頭名可以直接入翰林院,是在那位繼位后才定下的,也就持續了三屆科舉,不是定死的規矩。”
盛元帝倒是想讓蘭儉崢的名次在二甲第二或第三,但是他會試時的名字是第二名,成績是實打實的。
沒道理,他殿試之后,名次就掉了那么多。
而且,蘭儉崢殿試時答的題各方各面都很好,找不出什么錯來。
以書面不整潔為由,讓他從一甲三名掉到二甲頭名去,能說得過去。
要是,再往后掉一兩個名次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再怎么想打壓蘭家,也不能這么明目張膽。
聞言,姜婉鈺贊同的點了點頭,“你說得也是”
“不過,那位改了規矩,讓二甲頭名通過朝考后才能進翰林院,那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來他是在故意打壓蘭儉崢。”
“他這樣多此一舉,還不如一開始就讓蘭儉崢的名次往后掉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