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還沒有想要對付紀綱,也根本沒有必要跟紀綱的下屬太親近。
何況,這個莊敬的風評并不算好。此人作惡多端,奸詐狠厲,私心太重,雖然可用,卻不能重用。
“殿下,大人唯恐耽擱了殿下的大事,所以派微臣來北平為殿下居中聯絡,一應要求,殿下盡管吩咐。”
“上月我已經跟紀大人吩咐了,讓他清查山西,山東,江浙,閩粵一帶的豪富家族,特別是經商為主的家族,目前調查結果出來了嗎?”
“回稟殿下,天下豪富家族在錦衣衛本就有存檔。只是殿下要求數據更清楚一點,不僅要求掌握其家資多少,更要掌握其賺錢渠道,所以大人不敢大意,只能讓我們慢慢調查。一待有結果,微臣會將結果呈于殿下。”
“這件事不急,一家一家來,只要能在鄭和返回之前,將所有豪富家族調查清楚就足夠了。你轉告紀綱,我要他調查各家家資,是為了下一盤很大的棋,不是為了讓他下手宰肥羊的。所以,如果讓我知道他在其中中飽私囊,我饒不了他。”
“是!”
朱瞻基看了看他緊繃的臉,又笑了起來說道:“莊大人無需憂慮,孤既然要用你們,自然也不會在乎外面的風言風語,孤看的是成績,明白嗎?”
莊敬在見朱瞻基之前,就已經從見過朱瞻基的錦衣衛那里了解了朱瞻基是個什么樣的人。對這個唯才是用,而不是唯德是用的太孫,他也算是由衷欽佩。
如今天下雖然不是儒家橫行,但是對于道德的要求一點也沒有降低。
蒙元失鼎,那一個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讀書人就又開始囂張了起來。
從建文帝重視儒家開始,他們根本不顧太祖時期給儒家的限制,蠱惑建文帝放開了對儒家的限制。
用人不求其才,只求其德。導致建文一朝全是一個個嘴炮,只要能哄得建文開心,精通儒學,哪怕五谷不分,都能當官,能當大官。
當今皇上登基之后狠狠打擊了一番儒家的嘴臉,將建文帝所有的制度全部推翻。
但是,民間的風氣卻不是這么容易就能糾正過來的。
畢竟,天下的輿論,都掌握在這些儒家手里。
那些泥腿子人數雖然多,但是大字不識,一些只能聽鄉老的。
而能當上鄉老,必須要是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幾乎又全部是儒家。
這就導致了儒家控制了基層的話語權,他們是文臣的基礎,也是錦衣衛這種帝王爪牙的天生對手。
所以,莊敬對偏向儒家的太子沒有絲毫好感,在反太子一派中,他也是最積極的一個。
不僅是他,整個錦衣衛,大部分人都是皇上手里的利刃,沒有幾個能得儒家喜歡。也都怕太子登基,自己現在干的黑活越多,也越不得好死。
他們都是被逼無奈才偏向漢王,只為了太子登基之后,自己這些人不成為犧牲品。
如今太孫不偏向儒家,反而重視他們的作用,這也讓他們看到了一條光明大道。
有通天大路走,誰還去走漢王那條坎坷小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