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笑道:“水師諸將已在應天府耽擱了許久,只等都督前來。所以都督時間緊急,必要在三日內先熟悉此方略,在加以改進,然后才能教會諸將適應這套新的管理系統。”
劉江點頭問道:“請問殿下,何為系統?”
“簡單來說,就是不同功能的部門,組成一個有效的管理方略,形成一個整體性,就能稱作系統。大明上有天子,中有朝臣,兵主外,臣主內,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一個大系統。口管吃,眼管看,耳管聽,心管思,手管拿,腳管走,這也是一套系統。
精確到海軍方面,軍事體制,艦隊編制,作戰編組,戰略規劃、經費預算、政策法令、軍官晉升和后勤管理都是不同的部門,組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層次,這也是系統。”
“那就是法?”
朱瞻基想了想,點了點頭說道:“此說法雖然如同盲人摸象,不能概全,但也有此意。要讓海軍上下團結一心,上有所令,下必所依,所以法很重要。但是形成有效的管理系統,不僅僅是遵紀守法就能解決問題的。一支軍隊,最主要的是如何發揮出軍隊的戰斗力。”
聽到朱瞻基這樣說,劉江最后一絲擔心也沒有了。因為自古以來,外行領導內行,他們最重視的就只有服從。
為了讓將士服從,他們自己破壞規矩,打亂軍隊的管理。雖然換上來的人會更服從,但是軍隊的戰斗力直線下降。
作為一個老將,劉江最擔心的就是太孫為了掌權,制定一些不符合現實的制度,但是現在,他能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劉江也就不再擔心了。
但是三天之內,要揣摩透這份方略,還要把這份方略與現實情況結合起來,劉江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因為這份方略里面,他都還有許多地方沒有看明白。
朱瞻基的這份海軍方略,大量借鑒了美國海軍的組建構架。因為現在的大明,跟后世的美國一樣,實行的是典型的軍政,軍令分開體制,其行政管理和作戰指揮系統各自相對獨立。
所以這不是美國的海軍制比英國,法國更好,而是更適合現在的大明。
在朱瞻基的構劃中,兵部最高行政領導機構,擁有人事大權,財政大權。
而海軍司令部初期擁有的權力會更多,能制定戰略規劃、作戰計劃,政策法令,日常訓練和后勤管理等事務。
不過這是因為如今的海軍是他朱瞻基當權,如果他不在海軍領導的時候,一些權力依舊要移交到兵部去,對海軍司令部形成有效的制約。
所以,如今的一些機構設置,機構職能,權力還有些混淆。
這是因為這些權力要掌握在他朱瞻基的個人手中,而不是海軍司令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