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可以為所欲為,說把你的家抄了就抄了,把你的人殺了就殺了,讓你把錢放在皇帝這里,誰敢啊!
但是錢莊,朱瞻基是絕對不會允許私人開設的,哪怕現在有許多私人的銀樓,也兼做一些錢莊的業務,但是這也只是現在,以后的錢莊業務,只能由內監或者戶部來做。
讓私人資本控制國家的資金流動,最終只會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皇權不穩。
如果朱瞻基不是穿越成一個太孫,而是一個普通人,那他當然希望早日實現民主,或者是由自己來掌權。
但是他現在就是一個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來挖自己的墻角!
所以錢莊只能自己來開設,以后私人的銀樓,絕不能跨境開設,更不能搞成連鎖的。
這樣一來,即便是本地的交易還能通過銀樓,但是跨州府的交易,只能通過朝廷的錢莊。
像以后坑了整個大明的晉商,絕對不可能允許他們再發展起來。
控制了金融,就等于控制了整個國家的穩定,作為未來的皇帝,他要把金融壟斷進行到底。
至于經濟發展,與金融壟斷其實沒有太大的關系,現在不可能發展到后世的電子時代。大明除了農業經濟,主要就是實體經濟,第三產業遙不可及。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旅游經濟。后世有高鐵,有飛機,有汽車,有火車,又有完善的配套體系,旅游才能發展起來。
現在人們出個門都靠走,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連縣都沒有出過。特別是女人,一輩子可能連離家五十里都不會去,你發展旅游,誰去啊!
而朝廷控制好金融,只要有相應完善的工業發展扶持計劃,哪怕發展慢一點,也絕對比金融人人都能利用,一片混亂更好。
前世控制,參股了好幾家世界級銀行,銀行在工業發展中可以發揮的作用朱瞻基一清二楚。
誰要想跟他在這方面玩花招,那真是班門弄斧,非要殺雞駭猴一番。
官員俸祿用銀幣,工程結算用銀幣,貿易交易用銀幣,然后現在的大明各州縣之間都有關卡,卡住大批的現銀不能流通,用不了多長的時間,銀幣的流通就會發展開來。
那個時候的大明,會比現在更穩定的多。
交代好了這些問題,朱瞻基帶上了一盒銀幣,就準備離開。
至于這里的安全防范,包括如何杜絕工匠們私自偷銀,銀作局都有非常完善的條例,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剛出了大院,朱瞻基就看到守在門口的馬致才,看到朱瞻基出來,馬致才立即舉著手中的一根半米長的鋼管說道:“殿下,請看看此根槍管……”
朱瞻基跳下了馬,接過了鋼管,放在眼前一看。
這跟鋼管不是如今的工匠們用鐵皮包裹成的鋼管了,而是一根原本有細孔的鐵棒,用鉆頭鉆出來的。
鐵棒是將半融的鐵水,澆鑄進事先制作好的鋼范。在鋼范的中心位置,有一根包著耐火土燒制成的鐵線。
實心的鐵棒實在難以鉆孔,所以只能用這種方法,在鐵棒之間留一個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