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真正的有著寬大衣袖的直裾和曲裾,卻很少人穿,因為太不方便了。不管貴族還是平民,都逐漸習慣了窄袖和直袖,不僅更方便,也節省布料。
只有在盛大節日的時候,或者是婚禮,祭拜的時候,才會真正的復古,穿上那種裾袍。
可是這個時代是沒有口袋的,大部分平民會在腰里系一個腰帶,在懷里揣一些小東西,但是東西裝多了就不雅觀。
至于在袖子里面放東西,朱瞻基只是在朝堂上見過,日常生活中沒見過誰把東西放袖子里。
穿廣袖裾袍是為了好看,你袖子里面放了東西,直接墜了下來,如何飄逸的起來?
何況袖子里面的倒扣口袋為了東西不掉出來,設計的口小底大,拿東西根本不方便。
所以,朱瞻基也就只遇到了朝會的時候,大臣們奏章,從懷里掏東西不雅觀,才會從衣袖里拿奏折。
貴族們一般都會隨身攜帶一個荷包,裝一些小東西。而且幾乎沒有哪個貴族會隨身攜帶錢物,錢物自然會有隨從帶著。
朱瞻基身為太孫,從小到大身上從來沒有裝過錢,不管是金銀銅,都是沉甸甸的,帶在身上會碰的響,有失風度。
他的衣服也沒有口袋。一個口袋都沒有。身上除了壓住衣擺的玉佩,連荷包都不會帶。
乾清宮東暖閣是朱棣長住的地方,也經常在這里會見親近的人,或者是處理公務。
朱瞻基來的時候,他已經解掉了頭發,隨意地扎在背后,看來是要睡覺了。
“紀綱傳來消息了?”
朱瞻基點了點頭,從李亮手里拿過了紀綱傳回來的情報,分門別類簡單跟他分析了一下具體情況。
朱棣聽完后沉吟了一下問道:“水師我已經交給你了,你有沒有想好該如何應對?”
“這次不管倭寇會不會來我大明,孫兒都已經決定直搗黃龍。如今海軍北海水師的第三艦隊,東海水師的第二艦隊都已經在進行配合演練,能有實戰的機會,實在難得。孫兒準備先讓北海第三艦隊前往耽羅島(濟州島)搜尋倭寇行蹤,若是倭寇敢來大明,就截斷他們的退路。第二艦隊前往琉球,搜尋倭寇。而孫兒率第一艦隊沿海設防,以待來敵。”
“想法是好的,但是執行才是最重要的。你接管水師,卻還未親歷各地水師巡視。我就給你兩個月的時間,過年之前,你要回京來。”
朱瞻基沒有想到朱棣如此輕易就同意他隨軍出發,高興地說道:“孫兒遵命。”
朱棣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倭寇乃亡命之徒,切不可大意,寧愿無功,不可有過。”
身為一個皇帝,能說出這樣的話,顯然是把他這個孫子的名聲看的更重要。
朱瞻基第一次單獨領軍,沒有遇到倭寇還好,要是遇到了,卻沒有取得好的戰果,那對他的名聲影響就太大了。
朱瞻基站起身堅定地說道:“孫兒定不會讓爺爺失望,讓大明失望!”
(朋友來訪,半夜醒來更了一章,明日陪他們出去玩,我盡量抽時間更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