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社會的不公,只能是最底層的人受著,只要能吃飽飯,就沒有人造反。
朱瞻基在當上皇帝,掌握大權之前,也改變不了這種狀態,即使真的掌握了大權,也很難改變,因為這些都需要人來辦這些事,而這些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是不愿意改變的。
朱瞻基只有一個腦袋,一雙手,不可能一下子直接把桌子掀翻,來造自己的反。
而且,最重要的是整個社會對這個狀態是習以為常的,他們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即使他想改變,別人恐怕也會認為他瘋了。
所以他現在只能給這些人一個向上的通道,讓所有人知道,不僅僅是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只要從軍,英勇殺敵,同樣也能改變命運。
所以,他要把這一百二十人當做種子,在軍中,在全社會宣傳開來。
讓所有人知道,哪怕是一個小兵,只要有功,同樣能成為上層階級。
而這些受到影響的人,以后都會成為朱瞻基改革的堅定支持者。
他現在不缺上層的支持者,缺的是下層的支持者,所以這次的戰斗英雄評選,最高官職的人,也不過是個守備。
沒有知道朱瞻基真實的目的,他們只認為朱瞻基這是想要在改組完成的海軍燒第二把火,全面改變海軍的士氣。
第一把火當然是每日集訓,如今的士兵營養不夠,十天半月才能吃一頓肉。雖然糧食不缺了,現在軍隊里面管飽,但是每日訓練的消耗,是光吃米飯配腌菜,或者光吃面條彌補不了的。
朱瞻基一直想要推行全軍每日訓練,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是只有他的第一艦隊推行開來,其他三個艦隊最多能做到十天一練。
不過還好的是如今火器換裝的速度加快,士兵們有了火槍,戰斗力已經比過去飆升了幾倍。
短期內的身體改善并不是最要緊的事情,這些可以在解決了后勤供應短缺之后,再想辦法解決。
臘月初七,也是會議的最后一天,中午所有人在海軍大院共進了午餐,就進入了所有人最關注的環節。
像王大柱這樣的老人當然對老婆什么的沒有了期盼,但是如果能分一個東瀛女子,他也能帶回去給自己的兒子當老婆。
要是嫌東瀛女子不好,也能在京城變賣了,回去后,幾十兩銀子也足夠給幾個兒子一人娶個老婆了。
但是黃淵與朱瞻基他們卻還在研究著,如何將這些戰斗英雄們分配到各處水寨繼續做宣傳。
是的,在海軍總部的表彰大會只是開始,接下來的一年,他們這些戰斗英雄將會被分配到各處去做演講和報告,整個海軍也會大力宣傳他們的事跡,讓他們的名字傳遍大明。
除此之外,還挑出來了十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跡,準備編成話本和戲劇,在整個大明境內出版發行和演戲。
而這個過程中,所有人的最后結果,也就是朝廷對他們這些人的優待,也要能讓所有人羨慕。
光是朝廷的嘉賞是遠遠不夠的,海軍也不能越過陸軍,獎勵過甚。所以最后的這些嘉獎,全部是朱瞻基以自己的私人名義來進行的。
在朝廷賞賜的田地和賞銀之外,朱瞻基不僅要給他們每人分配一個女子,還會給他們每人分配一套房子,
更重要的是,朱瞻基準備封爵。
給他們封爵當然不能是太高的爵位,但是大明即將撤銷的子爵和男爵完全可以賞賜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