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錦衣衛對這種事情雖然見的少,卻也知道該怎么做。四個人抱住了他的四肢,輕松就把他抬到了大臣們的身后,從側門抬了出去。
至于救治,這是不可能的。哪怕他現在不死,也必須要死。
剩下的四人,連忙清理現場,一個錦衣衛拿出一塊棉布手帕,擦去臺階邊緣四濺的血跡。
這種撞擊的力度有限,想要看腦漿四濺的場面,是看不到的。
這個時候,兩個小太監快速地端過來了一個銅盆,一人端水,一人手拿大抹布,他們快速地就把血跡清理干凈,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所有的大臣都默然不語,呆立在原地,朱瞻基忍不住嘆了口氣,回頭看了看朱高熾。
這一看卻感覺有些不對,因為朱高熾的眼神發直,有一種魂不守舍的感覺。
這個時候,坐在最高層的朱棣大聲厲喝:“還有誰反對?”
“臣反對……”
右春坊大學士,翰林學士楊溥從后面人群里出聲,然后站了出來,跪在了中央。
楊士奇嘆了口氣,也跟著走了出來,在楊溥的身邊跪下。“臣反對……”
“臣反對……”
“臣反對……”
越來越多的學士走了出來,這里面有東宮屬臣,但是大多是翰林學士。
國子監祭酒胡儼雖然也是內閣成員,但是他不能眼看著幾十個儒家學士被一同責罰,也出來跪下。“臣反對!”
大學士在大明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雖然大多只有五品以下,但是因為身份清貴,哪怕是七品都有資格參加大朝會。
只是在一般的時候,他們沒有決策權。也就是說,他們雖然能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沒有投票權,相當于是參謀和秘書。
這些人的出現,在朱棣和朱瞻基的意料之中,要是真沒有人替朱高熾說話,那才是稀奇了。
從朱高熾被立為太子,他的身邊就有了一大批文臣,這些人一部分是皇上安排,一部分是想靠近太子,以后混成從龍之臣。
他們等了十幾年,如今朱棣已經六十歲了,眼前太子就要順利接位,現在卻要被遠遠地打發出去。
他們這些人,無論如何也要爭上一爭。
何況,有了劉順這個不守規矩的替死鬼已經讓朱棣泄了火,他們這些人只是反對,無論如何也不會因此喪命。
胡儼的出來,更是為他們的安全增加了一層防護。
看著大殿中央跪著的三十多人,朱棣站起身來,走到了欄桿前面,手扶漢白玉龍柱說道:“你們都是我大明的臣子,是我朱家的臣子,但不只是太子的臣子。為何反對?”
楊士奇身為太子的首席屬官,原本抱著大展宏圖的思想,但是近日卻遭受到了近乎絕望的打擊。
要是太子殿下被打發出去,遠離京城。不要說兩年,哪怕就是一年,他們之前建立的所有關系網都完蛋了。
這不僅僅是一個監國的問題,更是控制整個大明的朝廷施政渠道,建立屬于自己的勢力的緊要環節。
如果讓太孫監國,哪怕以后皇上歸天,太子順利繼位。但是所有大權都被太孫掌握,太子也不過是一個傀儡皇上啊!
太子都是傀儡了,他們這些人該怎么辦?
背叛太子,投靠太孫?恐怕第一時間就會被太子和太孫斬殺。
他們畢竟是父子,不容他們這些人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