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中地區,大明用鄭亨擔任主帥,目的是為了籠絡各族。
但是在波斯高原,這里并不受大明青睞,實行的則是焦土政策。
除非一開始就有意投靠大明的部落,其他部落,絕不留后患。
在這個人力既是國力的時代,人口的減少就意味著國力的衰弱。
沒有了足夠的人口,今后的波斯,連周邊各部落都降服不了,也永遠不會再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
夜幕中,屠殺還在進行,凡是出城的人,不管是騎馬,還是用腿跑,都一一暴露在大明士兵的槍口之下。
當一批又一批的人倒在了熊熊燃燒的篝火旁邊,城里的人終于害怕了。
哪怕外面沒有一點動靜,他們也不敢再出城。他們似乎已經不愿意再抵抗,已經認命,那座敞開的城門,就一直大開著。
但是,大明士兵沒有去占領。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員損失,他們在等待天亮。
當冬日的太陽在大地上撒下一片金色的光芒,泰拉巴特城變成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猶如無力的少女,任由大明士兵的侵入。
這是一座小城,本來就無法容納將近十五萬人擠在里面。沒有足夠的防御,這座城市即使反抗下去,最后也不過是多拖延幾天。
主要是城里的人已經失去了信心,面對大明人的火器,他們沒有一點能戰勝的希望。
只用了一日夜,這座專門為農業興建的小城,就成為了大明的戰利品。
戰士和平民被分開,然后男人們都被驅趕著,走向了三百里外的赫拉特。
這些人對大明來說是負擔,一千三百里的補給線,大明只能供應軍事物資,糧食全部要就地征集。
多了近十萬俘虜,意味著多了十萬張嘴。
快要過年了,朱棣他們原本并沒有想在過年前去攻打赫拉特。但是這些人不用白不用,哪怕只是為了消耗掉他們,多消耗一點赫拉特的防城武器,也該直接進行一場攻城戰。
而在赫拉特,十天的研究下來,帖木兒人的工匠們膽戰心驚地向沙哈魯匯報,他們無力仿造大明的火槍。
超過十萬人的大規模戰斗,哪怕是一面倒的屠殺,大明的士兵也損失了近千人。
而大明的火槍,也損失了超過兩百支。
這些火槍被帖木兒人視若珍寶,他們想要仿造出同樣的火槍,只有有了火槍,才能跟大明人決一生死。
但是沙哈魯失望了,他們到現在為止,煉鋼的溫度也沒有達到一千兩百度。
鋼水不能直接融化,就不能直接澆鑄,何況,他們也沒有車床,根本無法制造無縫槍管。
是誰將鋼鐵燒紅,然后進行捶打,無法制造出跟大明人一樣的結實槍管。
即使他們能制造火槍,也不過跟歐洲人,跟大明以前的火槍差不多。
現在唯一對他們有意義的,就是槍機的設計,這讓他們也能造出不用點火,直接射擊的火槍。
可是,最少短時間之內,這種技術對他們的意義不大。
“陛下,大明人的火器厲害,火炮威力遠超投石機,等到他們來攻城,即使赫拉特城墻堅實,也抵抗不了太久。
現如今,只能帶著工匠,女人先行北上。為了我們的親人,哪怕是死,戰士們也會前赴后繼。”
沙哈魯看著面前的這些將軍們,在以往的歲月里,他們東征西戰,從來不曾像如今這樣絕望。
可是誰能想到原本強大的帖木兒人,因為火器的差距,在大明人面前根本是毫無反手之力。
“再過十幾日就是大明人的春節,這是我們的機會。如今大明人已經占據了開伯爾山口,北方的撒馬爾罕也面臨著大明人的威脅,所以,我們的工匠不能撤往撒馬爾罕……”
沙哈魯的眼睛在地圖上盯了許久,下定決心道:“向西北行進,去馬什哈德,去里海邊,去拉伊(德黑蘭)。大明人不會一直留在這里,他們總會撤兵的,我們要研究出不遜于他們的火槍,那個時候,才是我們報仇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