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已經改命,自認最少能活到八十,甚至九十以上,而且他在短期之內也沒有想要禪讓。
現在雖然決定大力培養朱見深,但是內心里,更屬意這個曾孫朱佑樘以后直接繼位。
不到半個時辰,汽車抵達了太平縣。路邊的圍觀百姓并沒有被驅逐,但是朱瞻基也沒有與民同樂,跟他們相見的念頭。
汽車在人群的簇擁下,直接開上了站臺,司機李源幫朱瞻基打開了車門,注視著周邊的環境。
李源是二狗子李子風與嘉興的獨子,今年三十五歲。
嘉興身體不好,在正統十年就去了。自那以后,李子風一直未娶,一直到李源成年,才在李源的支持下,納了兩個妾,照顧自己的生活。
李源自幼隨父習武,母親去世的早,他跟因此沉默的父親養成了沉默寡言,卻又堅韌的性格。羽林衛學進學,之后跟隨父親的腳步,進入了錦衣衛。
在錦衣衛歷練了五年,才被朱瞻基這個舅舅安排在了自己的身邊。如今朱瞻基出門,基本都是他當司機。
上了火車,朱佑樘被宮女帶走,而他的隨員們也都聚集在了他的身邊。
在他的限制下,內閣一直只是一個秘書處,雖然每天能接觸國家大事,但是因為沒有掛堂官,所以不可能有權力。
何況,現在各部權力都是放給了各部,他們也不會希望內閣插手。
內閣的任務就是充當朱瞻基參謀和秘書,這個職位的級別也不高,現在內閣首輔也僅僅是個從三品,還不如一個侍郎有實權。
但是,這個職位依舊受到了無數臣子的青睞,當皇帝的秘書,永遠是升職最快的那撥人啊。
還有一些不為實權,只為虛名的大臣,也視這個職位為無上榮耀。
如今的內閣首輔叫李賢,是正統十二年二甲進士。他在朝廷各部任職多年,對京城各部情況都比較熟悉。
正統三十二年,朱瞻基留意到了他,因為他為人耿介忠直,舉賢任能,以惜人才、開言路為急務,名臣多為其褒獎。
進入內閣不到兩年,他的才華和公正讓朱瞻基都很欣賞,越過一眾名臣,將他擢升為首輔。
如今他跟次輔彭時,商輅是朱瞻基最為信任的三個內閣大學士。
商輅剛正不阿、寬厚有容,臨事果決,有些像四十年前的楊榮。
而彭時是正統二十四年狀元,此人品行端正,學識過人,就是有些迂腐。
而朱瞻基性格有些強勢,也需要這樣一個像解縉的人不時地開解。
內閣中年紀最輕的,就是解縉的侄孫,解禎期的兒子解云。
解云正統二年生于呂宋,正統八年隨父又前往南洲,一直到正統十四年,十二歲了,才回大明定居。
雖然自幼在海外長大,但是有解禎期這個狀元爹從小手把手的教育,他的國學不僅不弱,還因為豐富的見識,是群臣里面思想最開放的。
他今年才三十八歲,在朱瞻基的心里,他是十幾年后,能接任總理大臣于謙,議長解禎期的人選之一。
如今朝廷的三位一品大臣,除了法務院秘書長,已經七十六歲的余士悅是永樂十三年進士。
總理大臣于謙,議長解禎期都是永樂十九年同科進士,還分別是狀元和榜眼,也是朝中的一段佳話。
按例,依舊是年紀最輕的解云開始給朱瞻基念公文。
公文先念突發事件,其次是軍事事件,再次是外交事件,民政事務再其次,最后是一些典型案件。
每一件事,除非朱瞻基乾坤獨斷,一般事務都會經過一番討論,他們各自給出意見,然后由朱瞻基來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