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人包圍了一個超過二十萬人的軍隊,這不是神話,而是事實。
而聯軍在絕大部分兵力保存下來,并且物資充足的時候,并沒有勇氣突圍。
而剩下的兩萬裝備了連發槍的士兵,則和其他軍隊一起,一路向北,去解圍黑石城。
從卡馬河三角洲,距離北方的黑石城有六百里。如果是在關內,六百里的距離,已經隔開了好幾個州縣,但是在地廣人稀的烏拉爾山以南地區,這里的途中只有區區幾個居民點而已。
從這里前往黑石城,原本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過卡馬河前往,但是,如今各方都沒有能載上幾萬士兵的船只。
現在聯軍已經被包圍了起來,他們短時間之內并無威脅,唐賽兒計劃用四天的時間抵達黑石城,先消滅那批還沒有布下陣地的聯軍士兵。
遠在應天府的朱瞻基第一時間就得到了唐賽兒她們在戰場上占據絕對優勢的消息,對他來說,擁有了連發槍的大明士兵,打出這種戰績并不讓他驚喜。
只要不陷入對方的包圍圈,只要有充足的彈藥,三萬裝備了連發槍的士兵,絕對能橫掃整個歐洲。
雖然他一直控制著河中軍與唐賽兒他們猥瑣發育,但是實際上,他對烏克蘭以東的土地,其實還是非常有興趣的。
首先,烏克蘭是整個歐洲的糧倉,雖然現在的歐洲人數還少,一個歐洲強國波蘭,還有南方的匈牙利的糧食已經夠吃了。
但是如果沒有烏克蘭這個糧倉,歐洲的人數絕對不可能發展起來。
人口就是資源,人口就是實力。如果白人的數量一直被控制在兩千萬以下,再過五百年,他們也成不了華人的威脅。
相比之下,烏克蘭的鐵礦,巴庫的石油,反倒沒有那么重要。
這個計劃朱瞻基從來沒有吐露出來,不是因為不相信自己的大臣們,而是因為時機并不成熟。
隔著西北的沙漠和戈壁灘,還有天山山脈,大明對西北的掌控也就是在鐵路建成以后,才逐漸穩定。
而且,大明也沒人來。
因為大明關內發展的太好,如今大明的百姓即便是想要移民,也只會向東洲移民。
那里有無數的肥沃土地無人耕種,只要略有家資,買上幾臺收割機,播種機,就能在那邊當一個富農。
可是西北有什么?
只有土地可以給百姓耕種,可是這里氣候苦寒,一年就只能收一季糧食。
這里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礦產資源,但是這些資源都是屬于朝廷和內務府,任何人都不能私自開采,砍伐。
所以這里一直缺少吸引百姓的賣點,只有一些亡命之徒,妄想發大財的懶漢,才會想要來這里淘金。
更何況,那里還有戰爭的威脅。
朝廷一直在推動漢人向西方移民,但是愿意去的人少之又少。
人口增加緩慢,是大明向西發展的最大瓶頸。
沒有百姓占領那里的土地,即便是軍隊打了下來,最后還是要放棄。
要不然,當初鄭能和林三他們,也不會等下一代都長成才了,才開始向西拓展。
即便是如此,在西伯利亞以西的區域,極西三城的漢人數量不過一百多萬。
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活了不到一百多萬華人,一平方公里,連一個人都合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