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姜念嬌提起敏皇后與邕帝,毓賢妃便知姜念嬌的心思了。
邕帝與敏皇后實屬怨偶。
當初陳家為了繼續一家獨大,曾以從龍之功要求當初流落在外,已有妻室的邕帝立陳家三女陳知微為后。
為了此事,邕帝與陳家便也迅速生了嫌隙,雖然最后邕帝還是妥協了。
但陳知微雖然被封了后,邕帝卻是一直冷著敏皇后的。
宮里人拜高踩低,君王的寵愛便是風向指標。邕帝的冷遇看在其他人眼里自然便是敏皇后是個可有可無的擺設
縱然敏皇后個性強勢,手腕了得,在入宮初期其實也很是吃了一些苦頭。
若不是敏皇后娘家人后來為敏皇后后繼有人而動了些手段,敏皇后大概這輩子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存在感。
雖然如今的敏皇后在旁人看來的確風光無量,她的孩子趙衍楨也憑借著自己的聰慧討得帝王歡心。
可一個不得夫君愛重,靠娘家上位的女子,如今也只能跟自己娘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偏偏邕帝還一直都想對陳家動手,敏皇后的處境便不過是在鋼絲索上行走,但有差池,便是萬劫不復。
而她今日若是也如當年陳家老太君一般,強行將姜念嬌嫁給趙念澤,只怕趙念澤心中不免怨恨,來日姜念嬌的處境與敏皇后又有什么分別呢
想到這些,毓賢妃不免幽幽嘆了口氣“姨母自然知道你的意思,只是姨母不明白春時宴上那么多世家公子你不挑,為何卻獨獨相中了陳家三郎”
姜念嬌自然不可能跟自己姨母說,因為這位三公子會是笑到最后的人,畢竟重生這種事,實在有些怪力亂神。
毓賢妃見她不答,便語重心長道“嬌嬌,不是姨母想要干涉你的人生大事。”
“只是你們兩家嫌隙頗深,你父親怕是不會同意這門婚事。就算勉強同意了,你覺得你在陳家的日子能好過嗎”毓賢妃的話句句都是基于現實考慮的。
姜念嬌自然知道她的擔憂都是在為自己好。
“姨母不必擔心,陳家二房往上無長輩,也就兩個哥哥,哥哥們也都不是迂腐之人,我就不信我一心一意待陳靖淮,都換不來他們的認可。況且就算他們不認可,嫤年也還能幫我一把呢。至于陳靖淮,我覺得他會喜歡我的。”
聽了姜念嬌最后那句有些自夸嫌疑的話語,毓賢妃也不禁輕笑了一聲。
嬌嬌想要討人歡心自然不是什么為難之事。
只是這孩子眼下到底還是太過年輕,把一切都想的太過理所當然。
來日她若真嫁了陳靖淮,那才是苦日子的開始。
自古鎮守邊關的大將,多半都是要將自己的妻兒留在京城的。
二人聚少離多,夫婿又是個刀口舔血的,她見不著夫婿便罷了,到頭來還得日日擔心對方的安危,這樣的日子過來不免煎熬折磨。
而且留在京城她更多需要應對的還是妯娌關系,陳家兩位兄長的夫人風評雖然不差,然而她們的娘家人本就是陳家那一派的。嬌嬌若嫁過去她們總也不會拿她當自己人。
這兩位夫人又都是巴結仰仗著大房過日子,這陳家大房若唆使幾句,姜念嬌的日子怎么可能好過。
來日姜家與高家聯手對付陳家之時,那陳家人看她豈不更是眼中釘,肉中刺。
加之這婚事不得她父親姜放的心,只怕姜放也不會為她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