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考慮到對方在沒有手令的情況下,突然從駐扎地跑到安西還是極為不妥的,她只又寫了一封信直接給曾經的梁王如今的太子趙念澤,反正趙念澤是知道自己還活著的消息的。而且作為如今的太子,趙念澤如果能看到這封信,一定能做出最快最妥善的安排。
寫好兩封信后,她只將一封信交給縣令,只讓縣令安排人連夜將信投去李冠華那里。
另一封信則是給趙念澤的信,她交給了辛關,只讓辛關安排人馬快馬加鞭將信傳去京里。
按她的估算,縣令的人應該今日夜里便能見到李冠華,若是李冠華沒有事務纏身,他們明日便能出發,后日他們便能派兵出動,直接抓捕安西鎮的人。
而這三天只要辛關能夜以繼日的往京城趕,第三日,這信一定能送達到趙念澤的手中。
只是在趙念澤看到這封信后,要著人補救那手令顯然是來不及了。
州里如果真有安西鎮這群狂徒的人,那州里的人多半可在第四日會聽說此事。而第四日或者,他們便會出手干預。
大約這位縣令跟李冠華都不免要虛驚一場。
不過她想趙念澤應當不會
讓他們等待太久。
縣令接過那書信,只還將信將疑道“姑娘,這信能行嗎李冠華將軍在沒有調度手令的情況下恐怕不會出手吧咱們這么做豈不是拉他下水。”
徐芷蘭卻是滿不在乎道“這有什么。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們出事的,這事不過虛驚一場,而且辦好了,你們都能得到升遷。”
縣令對于升遷倒是不敢想,畢竟他原本還是京里的京官,后來一路做官一路得罪人一路被貶,才成為如今的縣令。
而這一次他也做好了再次被貶謫,甚至丟官的風險。
故而他只低聲道“升官,下官不敢想,不過若姑娘的方案當真可行,那便是讓我赴湯蹈火,那也萬死不辭。”
說完這話,縣令終于不再廢話,他只讓人立刻往李冠華的營地去送信,另一方面,他在徐芷蘭的指示下,只又給鹿林村的一群人安排了衙門的捕快,對他們進行保護與安排。
至于辛關則連夜往京城而去了。
當日一騎白馬只往李冠華駐扎的營地而去。
當是時,李冠華不過剛剛巡邏完喚溪的營地,他正要回營,卻聽一年輕士兵說安西縣城的縣令派人前來求見。
他心中驚訝只不知這位縣令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不過他還是著人將那名捕快迎了進來。
李冠華見捕快進來,只開口問道“你們縣令找我有什么事”
捕快也沒多說什么廢話,直接便將徐芷蘭寫的那封信交到了李冠華的手中。
李冠華一看到那信中內容,以及一枚徐家的手令后,他當下便是再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