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夫人微微搖頭,放下手中的經卷,輕聲道“望舒,心中有佛,便無需外求。尼姑雖多,但真正的修行者卻少。我誦經,不為求佛,只為修心。”
“佛堂里只有您一個人,未免有些冷清。”趙望舒勸道。
云夫人淡淡一笑,“望舒,冷清與否,并不在于人數多少,而在于心境如何。我心中有佛,自然不覺得冷清。”
“母親說的是。”趙望舒說道。
云夫人把手中的經書,遞給她,“陪我念一會經吧。”
“是。”趙望舒翻開經書,默念起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洗足已。敷座而坐。”
趙望舒不僅陪云夫人念了經,還陪云夫人用了午膳。
云夫人信佛,茹素,午膳只有一碟清炒的青菜,一碗糙米飯,和一碗豆腐湯。
盡管食物簡單,云夫人卻吃得十分滿足,臉上始終帶著平和的微笑。
“母親,這齋飯太粗糙了,還是讓灶房另外準備些吧。”趙望舒勸道。
以云家的條件,云夫人不需要過如此清貧的日子。
云夫人放下筷子,輕輕一笑,,“望舒,佛家講究的是清心寡欲,食物的好壞并不在于其精致與否,而在于我們是否懂得珍惜。”
她指著桌上的青菜和豆腐湯,“你看,這些食材雖然普通,但都是農人辛勤勞作所得,我們應該心懷感激,珍惜每一口食物。”
趙望舒微微低頭,恭敬地道“母親教誨的是,兒媳受教了。”
用完午膳,云夫人提議去后院走走。
趙望舒欣然同意,兩人一同走出了佛堂。
陽光透過樹梢,灑下斑駁的光影,給這個寧靜的午后增添了幾分溫馨和愜意。
后院放著三個太平缸,缸里種著碗蓮,葉子翠綠如玉。
“望舒,你看這碗蓮,雖然生長在小小的缸中,卻依然能開出美麗的花朵。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眾生亦可如蓮花一般,從世俗的紛擾和苦惱中覺悟。”云夫人輕輕撫摸著一片荷葉,眼中流露出贊賞之色。
趙望舒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母親所言極是,兒媳會銘記在心。無論身處何種環境,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清凈的心,不被世俗所迷惑。”
云夫人點頭微笑,滿臉欣慰,“望舒,你是云家的兒媳,不僅要懂得修心養性,還要學會持家有道。雖然云家富貴,但我們要時刻警醒,不可奢侈浪費。只有勤儉節約,才能確保家道昌盛,子孫后代也能受益無窮。”
趙望舒恭敬答道“兒媳明白了,母親教誨的是持家之道,也是為人之道。我會牢記母親的教誨,盡心盡力地操持家務,讓云家更加繁榮昌盛。”
“榮伯年紀不小了,望舒啊,別讓他太勞累。”云夫人說道。
“兒媳剛嫁進來沒多久,想多熟悉些家里的事務,也好分擔榮伯的辛勞。請母親放心,我會慢慢接手家務,不讓榮伯過于操勞。”趙望舒低眉垂瞼,她沒接下管家一事,果然瞞不住云夫人。
說是身處佛堂,修身養性了,可實際上這府中的事,怕是全在她掌控之中吧。
“這樣才好。”云夫人微笑點頭。
婆媳在后院散了一會步,就回了佛堂,阿萁為她們準備好了茶水。
趙望舒提壺倒了兩杯茶,一杯奉給云夫人,一杯捧在手里,抿了一口,“好苦啊。”
云夫人笑,“這是蓮芯茶,可清心明目,安神養性,多喝喝就習慣了。”
她說得再好,趙望舒也沒有再喝第二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