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看著趙王偃“我這里倒是有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有沒有用,趙王不妨聽一聽。”
趙王偃深深地看著范雎,一秦使給他出謀劃策,以為他會信
范雎也不管對方奇怪的目光,而是道“世家獨大,各地封臣擁兵自重,不服從王令,比如那李牧三召而不回,讓天下人如何看趙王室”
“追其根源,皆因為世家一代一代發展,不斷積累力量,變得強大,勢力堪比王室,這才有了和王室抗衡的機會,縱觀古今,朝代的更替,不就是因為各地諸侯發展快過王室而惹出的禍端。”
這話趙王偃倒是贊同,比如他趙國,不就是因為晉國沒落,他趙家從晉國分離出來,才有了現在的趙國,三家分晉正印證了范雎此時所言。
范雎繼續道“世家為何強大,因為一代一代人的積累,因為嫡長繼承制度。”
范雎開始進入正題,怎么說呢,這些世家歷史久遠,一代一代的財富全部由嫡長子繼承,最后匯聚到某一代的嫡長子手上,就可能起到翻天覆地的作用。
范雎“這些世家于國有功,王自然是動不得他們,但若是改嫡長繼承制為眾子皆可繼承呢”
也就是家族財產,讓子女平分,也不說平分吧,反正讓財富分散,而不只集中給嫡長子。
如此,世家的財產只會變得越來越薄,不出三代,龐大的世家,說不定會分解成很多個小世家。
王室沒有剝奪世家的財富,世家的財富也沒有變少,只是分散掉了。
范雎所講,就是歷史上出名的推恩令。
頒布推恩令的漢武帝,真正實現了中央集權,結束了難以想象的諸侯混戰,后世的戰爭也不少,但像春秋戰國之亂,八百諸侯混戰的局面卻再無。
推恩令被視為無法破解的中央集權法令,當然,漢武帝實施得了推恩令,而現在戰國末期嘛,誰用誰完蛋,誰用誰亂。
道理很簡單,比如趙國,朝堂上的大官,九成都是各世家的嫡長子,剩下那一成,不過漏網之魚,且官位都不大。
就看趙王偃的猜忌心和權力心到了何種程度了,推恩令不僅能解決李牧的問題,甚至能將類似的問題全部解決,它的偉大集權能力難以想象,即便不貪權力,那些圣明的王為天下太平,也很難抵抗得了它帶來的好處的誘惑。
趙王偃的確是震動的。
不動世家分毫,世家的財富還是在他們自家人手上,也就是說他即便頒布此法令,也可以直接撒手不管,讓那些世家的嫡長子和次子三子們去爭去搶,他直接等結果便是。
甚至無論結果如何,世家都自顧自己內部爭奪,哪里還有人會窺視他王室。
這個秦人,頗有些策謀。
范雎心道,他不給趙國找點事,趙國人就找他的事,上一次交出養馬術后的禁閉,就是前車之鑒。
最重要的是,趙國不亂,他如何回秦。
他展示了那些才能后有一個隱患,即便秦國想盡辦法來接他歸秦,但趙國人可能不放他走。
只有趙國足夠亂,無暇顧及他,他才能走得順利。
范雎繼續道“其中實施的關鍵還有許多要點,若趙王感興趣,可隨時召我商議。”
趙王偃深深地看著范雎,替他分憂,竭力竭心,看上去,簡直是個稱心如意的趙臣。
他原本憂心李牧之事,最近徹夜難免,結果這個范雎,不僅僅給他了解決李牧問題的方法,還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世家獨大的問題。
突然有一種瞌睡來了送枕頭的感覺。
趙王偃現在的感覺非常的微妙,有些像原來的敵人,突然變成了稱心的小棉襖。
多別扭啊。
但這小棉襖還一個勁展示著它有多溫暖,有多舒適。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