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關于秦國人新式書籍的消息也差不多傳開。
驚訝,驚奇,很多人在打聽什么地方能看到這書,但數量實在有限,買到的人總共也沒多少。
褚太平和晉瀾回去的時候,他們家里的那些賓客也在討論著新書籍的事情,議論聲聲。
“只是聽著奇妙,也沒人真的見過。”
“夸大其詞的消息,在這邯鄲城從未少。”
“什么一本書相當于40本,什么能將完整的論語放在手上,可能嗎”
“他范雎一秦人,何德何能在我邯鄲呼風喚雨”
也不知道是哪個對范雎意見頗大的趙國貴勛,正在憤憤地發表著自己的觀點,引得不少人點頭。
反正只要挑著范雎秦人的身份,總能讓不少人達成一致引起謾罵和指責。
這時,一個小孩的聲音突然響起“你說的夸大其詞的書籍,可是我手上這樣的”
“我這正好有一本。”
小孩小心翼翼地翻開手上的書頁“上面所載內容共11705言,為論語全篇。”
“且我一小孩都能將這樣的書輕松拿在手上,何況大人。”
安靜,然后是驚訝,看著那書都移不開眼,居然真有這樣的書籍。
傳言居然是真的。
“不是說這書售賣得很少”
“能買到的人寥寥無幾,現在很多士勛爭相上門觀看都找不到門路。”
“褚家的幼子手上怎么有一本”
褚夫人眼睛都震動了一下,趕緊道“那那范雎售賣的紙張著實不錯,聽說連我王都十分喜歡,我便遣了人去買來看個稀奇,沒想到紙沒有買到,倒是買上了一本這么稀奇的書來。”
“這書著實有趣,各位不防都看看。”
她這話其實有些漏洞,若真是這般購得,那一開始大家都在打探書籍的時候,為何褚夫人不直說她剛好購買到了這么一本。
褚天平看著被圍著傳遞的書籍,眼睛一個勁眨巴,這這是仙人送給他的,別人想買都買不到,現在怎么就傳來傳去了,都將他的書傳臟傳舊了。
且不說范雎的新式書籍響徹邯鄲,邯鄲上下討論得火熱的時候,范雎又傳出來一個消息,可以替人大規模的印刷書籍,有立書著傳者聯系。
這消息一出,真正的將新式書籍推向了頂風。
哪一個讀書人沒有這樣的理想,可惜,唯圣人書籍可以名傳四海。
但范雎說,是個人他都可以幫忙大量印刷其作品。
與此同時,趙國的河套平原上,一個衣衫襤褸的秦國隊伍正在艱苦前行。
他們是來詔范雎和趙政回秦的,只是沒想到他們這么精良的隊伍在趙國竟然如此舉步維艱。
怎么說呢,連喝口水,那些趙國人都不愿意,得他們自己到處尋找干凈的水源
。
以至于他們本該早就到了邯鄲的路程出現了問題。
原本威風凌凌的隊伍,如今除了風塵仆仆,還有些狼狽。
帶隊的將軍名叫李信。
年輕,驍勇,還有足夠魯莽,所以這次被委以重任。
李信對這次的任務也頗為感嘆,一開始是讓他去趁機殺了那個假秦使范雎,結果他這一路上,咸陽傳來的指令反復變化,現在讓他一武官都成了禮官了,去迎他秦國使臣范雎和秦國公子政回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