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熊“”
于此同時,李信帶領的秦國戰隊,恩,現在的迎接公子政歸秦的禮隊,也到了邯鄲城門口。
一群人除了勉強看得出原本威武的鎧甲外,就跟一群收破爛的一樣。
他們千辛萬苦,排除了一切困難,在趙人的仇恨和仇視之下,終于到了邯鄲。
李信原本以為,以他們這一路上的遭遇和趙人對他們的態度來說,趙國人恐怕不會輕易讓他們進邯鄲城。
但等他們遞交文書后,趙國人直接派人就帶他們進去了,連盤問都特別的簡單。
李信等人都懵了,就感覺這一路受到的擠兌,怠慢,苛刻就跟做夢一樣。
這不正常,按理邯鄲城中的人對他們的仇恨應該更深才對。
其實現在邯鄲上下,哪里有人還有那么多閑心來責辱李信他們,自個兒都忙著爭論得不可開交,君臣離心,混亂不堪。
李信的破爛隊伍走在街道上,倒是普通百姓多對他們十分不滿,甚至能聽到不斷的辱罵聲。
李信心道,
這才正常,剛才他們都以為走錯了地方。
罵就罵吧,趙國兒郎的確是他們秦人殺的,是對他們勇猛的贊歌。
他們運氣好,在路上就遇到趙政他們,趙政現在正在完成范雎交給他的任務霍亂趙國的民心。
范雎想帶趙政歸秦,但他現在做得太好了,他怕趙王偃舍不得他離開,所以他也得做一點讓邯鄲那些大臣和王室恨不得他早點離開的事情。
所以才有了趙政現在的任務。
任務的對象是邯鄲城的百姓。
趙政騎著公子熊的那只黑瞎子,見到老人就談論他們秦國對老人的優待,老有所依,不會因為年長了沒用了就受人歧視,還有一些老人的特權,比如走在路上,年輕人都得給老人讓路,老人售賣酒類免稅等等。
遇到壯年,就講他們秦國的功勞封官制度,無論出生無論貴賤和從事的行業,只要有一股子勇氣和拼搏的干勁,就能在他秦國封官進爵,而不是世世代代皆布衣,被壓得永無抬頭之日。
遇到婦女就談論秦國的婦女也能頂半邊天,多么的尊重婦女,以及教育制度,她們的兒子,少有所教,義務教育,哪怕窮苦人家的孩子,也能人人識字讀書。
還有什么天災來臨了,由他們秦國都府放糧救災,反正絕對不會餓死人,若是生病了也有郎中可以看,不會飽受病疼折磨。
反正李信等人聽得都目瞪口呆,說的是哪一個秦國
這些夸張到了極點的法令,聽所未聽,聞所未聞,若不是趙國官員告訴他那就是秦國公子政,他都以為找錯了人,對方是其他什么奇怪的國家的公子。
其實主打的就是一個信息差,邯鄲百姓真知道秦國百姓過得怎么樣的人能有幾個
這個時代游學的學者都沒多少,更別說為一日三餐忙碌的邯鄲百姓,加上交通條件的限制,很多邯鄲百姓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去過臨近的城市。
即便明知道這些是假的,但輿論的力量真的能擋得住嗎
謠言永遠擁有難以想象的影響力,而避謠之言又有幾人會認真聽會聽得進去。
他們只需要知道有人比他們過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更有前途就行了,而那個地方就在他們最憎恨的秦國。
李信等還有一個疑惑,趙國對秦國的仇恨有目共睹,他們本以為秦國公子政在邯鄲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他們在來的路上都想過見到的會是一個多么樸素的多么擔心受怕受盡苛待的秦國公子,但
但那騎在野獸上,一副得勝歸來,巡視疆場的將軍模樣的小孩就是公子政
看看,長得粉雕玉琢的,臉上都長了嬰兒肥,嘟嘟臉,一看就知道平時吃得多好。
還有那干凈漂亮的衣服,他們邯鄲的公子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