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政“它不吃草,它吃電。”
成蟜“那等雷雨天,我們帶它到咸陽臺,那里地勢高,雷劈下來的時候喂它。”
趙政“”
新的玩具總是能帶來歡聲笑語,這或許就是一件成功的玩具的價值所在。
于此同時,除了瓷器造紙業,范雎的漁業也開始了。
范雎說過,農業是工業的基礎,秦國的耕地是不足以大規模變革,也不容易,這等動蕩國本的事情,王也不會同意,和瓷器造紙的性質不同。
但秦國境內那些沒用的水池之類可以利用起來。
咸陽城外,一座白色的似建筑非建筑的奇怪棚類搭建了起來,其實就是范雎在現代購買的恒溫室,用來魚類育苗的。
魚類育苗算是周期最短的一門農業科技了,若是找到懷孕的母魚,不過十來天就能得到難以想象的小魚仔。
當然技術含量太高,很難實現,范雎不過是直接從現代購買設備,開了外掛而已。
齊國公子建離開邯鄲的時候,范雎就送了對方一套,也不知道公子建有沒有成功帶回齊國,不然光靠理論,想要實現這門跨時代的技藝,也夠嗆。
范雎的魚類育苗連秦昭襄王都驚動了,在自動育苗機的作用下,第一批魚苗破卵而出的時候,秦昭襄王帶著大臣們親自前來觀看。
范雎的這一套育苗設備比給公子建的又先進了很多,因為他可以找周宥大型電池,哪怕電池只能維持一天,范雎都能每天從周宥那里充電交替著使用,要是周宥不當著他的面記錄每天充電的費用就更好了。
所以保持恒溫,換水,改變適應的溫度,甚至魚仔計數這些看似最難控制的難點,在這些自動化設備面前都將變得不再是問題。
怎么說呢,以前的技術要求是100,現在變成了10,唯一需要的就是會使用設備,會按上面的按鈕,和準備上干凈的水,所以的科技難點都交給了器械來完成,比人親自動手控制還精準。
更重要的是,范雎能使用一些防止疾病的藥物,和讓魚仔正常生長的營養液。
這一天,秦昭襄王帶領著大臣們來到咸陽外,那豎立的白色棚類,讓一群人有些奇怪,似屋非屋,根本不知道何用途。
而等他們在范雎的帶領下,看到那一群一群如同芝麻粒一樣的數不清的小魚仔時,那種震驚今生難忘。
看向范雎的眼色都變了。
連秦昭襄王都改了稱呼,不知不覺地喚上了一聲仙人。
范雎說道“這些魚仔還十分脆弱,還需要馴養一段時間才能運去魚池養著。”
“養魚也是一項技術活,魚塘的挖掘處理,水草的養殖,池水的養護都是重中之重”
養魚先養水和草。
眾大臣已經聽不見其他聲音,看見那些密密麻麻的魚仔跟瘋了一樣,特別是聽范雎說,這不過是幾條母魚的產量而已,驚訝得下巴都能掉地上。
以這產量,豈不是豈不是秦國漁業將突飛猛進,待來年,這得收獲多少魚啊。
這個時候范雎是決口不提這門技術他在邯鄲的時候教給了齊國質子。
眾人突然有一種,已經看到了秦國強大,天下唯我的姿態。
所以才說,這是強國之術,比起瓷器造紙更加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