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語氣聽著不對啊。
二皇子悻悻地坐下“不砸了。”
皇帝“砸吧砸吧,你不砸了它,它就還要繼續說,說你是怎么被殺的,你大哥你弟弟們是怎么被殺的,還要說那小王八蛋是誰,這些誰想聽啊沒人想聽,對不對,所以砸吧砸吧。”
哪里是沒人想聽,是所有人都等著聽呢。
二皇子更心虛了,連聲說“不砸了不砸了,兒臣只是氣糊涂了。”
皇帝這才放過他,語重心長又恨鐵不成鋼地說“下次說話之前動動腦子,朕像你這個年紀都快打入京城了,你呢”
這話二皇子更沒法接了,跟年輕時的皇帝一比,他就是個妥妥的小廢物。
二皇子被訓了一頓,其他皇子感同身受,都縮著脖子當鵪鶉,安靜地看視頻。
但是也避免不了小聲討論,包括勛貴們也都在猜,那個外家勢力大到讓暴君都不得不退步的皇子到底是誰
“莫不是,十五皇子”有人猜道。
其他人面露遲疑“不能吧”
說起這十五皇子,不僅是諸位皇子中年紀最小的,話還少,跟原來的謝昭一樣,都是皇子中存在感最低的。
不過十五皇子的原因跟謝昭不一樣,謝昭生母只是民間女子,十五皇子的生母卻是南詔公主,十幾年前南詔與大燕和親時嫁過來的。
這南詔曾是梁朝的附屬國,壽光年間梁朝大亂,南詔趁機反叛,后來謝伯庭派人去平叛,南詔又成了大燕的附屬國。
但是南詔王不服。
品嘗過自由的滋味之后,誰還甘心給別人當小弟
所以歸降沒兩年后,趁著大燕跟北邊的韃靼在打仗,南詔就反了,皇帝百忙之中還得抽空調兵去鎮壓,所幸最后打贏了,南詔再次成了大燕的小弟。
然后過了兩年,南詔王覺得自己又行了,就又反了,大燕再去打,打贏了,過了沒多久它又反了。
反反復復,就好像燕朝地圖上一個無法修復的bug。
皇帝氣得要死,正好當時韃靼被攆去了更北的牧場,暫時不會騷擾邊境,干脆調了之前迎戰韃靼的精兵強將,讓宋國公帶隊,去給南詔來了個狠的。
這次打贏之后,大燕沒給南詔好臉色,將此次參與反叛的南詔文臣武將,甚至是參戰的兵卒全部斬殺,人頭筑成京觀,刀都架到南詔王脖子上了,南詔王這才慌了神色,獻上公主乞和,西南也終于安分了下來。
當然,等公主都嫁到大燕之后,他們才知道這個公主在南詔根本不受寵,和南詔王、南詔王世子關系也一般,她在大燕根本起不到什么牽制的作用,氣得皇帝還把宋國公叫去罵了一頓。
但人都嫁過來了,他們只能捏著鼻子認了,還不能太虧待人家,不然南詔就又有理由反叛了。
于是就封了個寧妃,讓她在宮里當吉祥物。
南詔反復無常的作風實在太讓人印象深刻了,連帶著皇帝對十五皇子都喜歡不起來,也不許他以后參與政事。
萬一他和南詔人一樣愛發瘋,里應外合賣了大燕,那真是哭都找不著調。
寧妃倒也識趣,知道自己不受待見,輕易不出來惹人煩,十五皇子受母親影響,也不愛跟兄長們湊到一起。
但是作為南詔和大燕聯系的紐帶,十五皇子可以默默無聞,卻絕對不能無緣無故地死了,不然誰知道南詔發什么瘋。
所以,應該就是十五皇子了吧。
可就十五皇子這樣的,他能做出什么惹怒暴君的事嗎
看著坐在皇子們身后,不理俗事專心干飯的十五皇子,眾人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