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雖然謝昭已經明說了不想成親,但皇帝只當他說的屁話。
男人哪有不成親的。
不成體統。
第二天跟皇后用膳時,皇帝就提起了這件事。
“十一也到了開府的年紀了,這親事可不能再拖了。”
皇后點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就是一直沒選到合適的。”
如今是燕朝初年,開國公侯們家里正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時候,可看不上十一皇子這樣的冷灶。
小門小戶倒是表現得很狂熱,都盼著家里能出個王妃。
可皇后又看不上他們。
這就導致謝昭的親事不上不下地懸著,一直拖到十五歲都過了還沒有著落。
皇帝端著碗問“都選了誰家的”
皇后無奈嘆氣“東川侯家的老大,海西候家的老五,會寧侯家的老三。”
聽到第一個人選皇帝就開始皺眉。
“桂乾他們家老大都多大了,還沒嫁出去呢”
皇后無奈點頭“跟老九一樣,訂了親,結果成親之前新郎官病逝了,后來相看了幾個都不滿意,就一直這么蹉跎著。”
皇帝聽完眉頭皺得更深了。
“那到底多大了。”
皇后“二十。”
皇帝擺手“不行不行,跟十一差太多了。”
皇后“那海西候家的老五”
皇帝的表情一言難盡“烏日格可是韃靼人,十一怎么能娶他的女兒。”
海西候烏日格,原本是漠西一個韃靼人部落的首領,崇德二年時被皇帝派人降服,封了個海西候,鎮守西北。
當然這只是表面說法,實際上鎮守西北的另有其人,海西候不過是皇帝為了引誘韃靼部落歸降的誘餌。
所以,皇帝雖然重視海西候,但他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在皇帝心里的真正分量并不重,至少跟開國公侯們沒法比。
而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燕和韃靼關系如此緊張,海西候又是被朝廷大軍打到投降的,誰知道他有沒有二心
就怕嫁女兒是假,趁機往京城安插細作才是真。
所以皇帝擺手的頻率比剛才還快“不行不行,這個也不合適。”
皇后“那就只剩下會寧侯家的老三了。”
皇帝疑惑“李尋他不是只有兩個女兒嗎他媳婦又生了”
會寧侯已經就封十幾年了,皇帝記得的還是以前的事。
皇后搖頭“不是,這個老三是妾室所出。”
“庶女配咱們家十一李尋他怎么想的”
震驚之下,皇帝聲音都提高了一度。
謝昭再是普通,那也是皇帝的兒子,會寧候此舉無疑讓皇帝覺得,對方是在挑釁他,那臉色登時就沉下去了。
皇后放下筷子,笑了“才一個庶女你就受不了了那要是我告訴你還有兵部
郎中的女兒,左僉都御史的女兒,大理寺卿的孫女,是不是連飯都不用吃了。”
皇帝真的吃不下了。
在他樸素的認知里,兒媳婦家里至少得有個爵位吧,不然哪配得上他兒子。
結果后頭這三個,全都是光頭爵位的小官。
大理寺卿和左僉都御史還算能接受,一個正三品一個正四品,而且左僉都御史才不到四十歲,以后還能升,皇帝的抵觸倒沒那么大了。
“那個兵部郎中怎么回事,誰給他的膽子。”
皇后“這就得問鄭國公了,是他當年帶過來的舊部,還是同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