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大皇子惶然出列,疾步走到御前跪下。
正好跟謝昭和二皇子跪成一條直線。
大皇子迅速替自己辯解“父皇明鑒,兒臣”
皇帝閉了下眼點頭接道“冤枉。”
他伸出手,把跪著的三個兒子挨個點了點“都說自己冤枉,是吧。”
“朕怎么不知道,這眼皮子底下還有這么多冤案”
三個人尷尬地低下了頭。
這事兒鬧的,查重率百分之百。
早知道換個近義詞了。
三個人里只有大皇子急,他一臉堅定認真地解釋道“父皇,兒臣確實冤枉啊。”
但大皇子重視吏治和文教這事兒,朝野皆知,許多文官被勛貴欺壓,還是大皇子從中說和,才沒被欺負得太狠。
他每次去國子監拜訪方仲華,也都是光明正大地去,從來沒遮掩過,更是多次與國子監學子們相談甚歡,都是無法抵賴的。
不過這些大皇子都可以解釋。
“您曾經教導過兒臣,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要想讓天下安定,就得讓百姓安定,要想讓百姓安定必須要監管好百官。”
“您還說,科舉是為朝廷選官,乃重中之重。”
“兒臣一直聽您的話,重視吏治和文教,難道這也有錯嗎”
表情管理真是加分項。
比起剛才像褪了毛的公雞一樣,一驚一乍的二皇子,大皇子一派鎮定的模樣,讓人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冤枉他了。
尤其這句,為了百姓安定天下安定才去關注吏治文教,而非為了爭權奪利的話,更是給他披上了一層華麗的外衣。
皇帝卻只是平靜地問“那貪污,也是朕教你的嗎”
大皇子搖頭。
皇帝“沒有”
大皇子堅定道“兒臣不知,這貪污一事兒臣實在不知”
他的表情看上去太像真的了。
謝昭暗暗點頭贊嘆,大哥不愧是大哥啊,心態比二哥穩多了。
皇帝抬眼“你不知”
大皇子“是。”
“那中秋當日的紅珊瑚又從何而來”
大皇子像是被傷到了一般,頓了頓才道“幾個月前一次下朝后,兒臣聽到劉尚書語氣很為難地說,您想要一株品相極佳的珊瑚,可當時正值汛期,國庫空虛,實在沒錢了。”
“兒臣記在心里,就派人去了嶺南沿海一帶找,耗費了三個月,才終于收到這一株合適的,帶回了京城。”
言下之意就是,這一株珊瑚是耗費了人力和時間搜羅到的,不是從大商人手里買的,自然也沒有那么貴,貴的是路費。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皇帝沒信,并欽點了裴誠“今日散去后,你帶人去趙王府清點一番。”
大皇子的封號就是趙王。
裴誠肅聲應道“是”
以前錦衣衛都是查京官,就已經夠讓人噤若寒蟬的了,現在出息了,直接查到了大皇子頭上。
這以后錦衣衛要是再想查什么人,可就更容易了。
畢竟你再尊貴,難道還貴得過大皇子嗎
我們連大皇子都敢查,更何況你一個小小的三品官。
貪污案被爆出來,大皇子東窗事發,謝伯庭震怒之下直接賜了鴆酒,于是老大也下線了。
然后其他皇子們就發現,好像只是眨眼間,有資格爭太子的老大老二都沒了,那我也未嘗不可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有一個詞叫打頂。
比如果樹,如果你不管它的話,它那個主枝就會一直向上長,長到幾米高甚至十幾米高。
果農為了讓它的側枝粗壯一些,早點結果,通常都會在果樹生長期間,將最上面的主枝剪掉,這個就叫打頂,也叫打尖。
老大老二死了,這效果異曲同工,沒了他倆,其他皇子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點小心思的都暴露出來了。
這個時候,只有小明最穩得住,一心幫老爹辦差事,你說謝伯庭料理完其余那些糟心兒子之后,看到兢兢業業的小明,他能不喜歡嗎
皇帝詫異地看了謝昭一眼。
兢兢業業辦差
就他
上躥下跳地跟猴子一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