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可不只是殺了幾個反賊那么簡單啊”皇帝嘆道,語氣說不上是責怪還是欣賞。
“下面那些貪官膽子那么大,只是簡單殺幾個人可鎮不住他們,這十一不止是把反賊殺了,還把那些人的首級放在大庭廣眾之下燒了,來往的人都能看見,荊州的官員沒被嚇傻就不錯了。”
馮德也驚了一下“這能逼得殿下用這種手段,看來聞香會的反賊兇狠非常啊。”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皇帝的兒子不可能有錯。
皇帝也是這么想的。
“聞香會不好對付,十一手段激烈一點朕也能理解,可這些書生不理解啊。”
馮德這才明白,原來這折子不是十一皇子寫的,是荊州的官員
皇帝嘆氣“等回了京,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彈劾他,還得朕來給他善后。”
皇帝語氣依舊帶著怒意,不過比起剛看到奏折時的樣子,氣已經消了很多。
老父親認命地坐回椅子上,準備看看剩下的兩本奏折都寫了什么。
“你說這個十一,快馬加鞭送回來三本彈劾他的折子,他怎么想的”
馮德笑“這正說明殿下心性豁達,行得端坐得正啊,就像您和皇后娘娘一樣。這一點,老奴虛活了幾十年,卻是拍馬不及啊。”
“那倒是。”
竟然也沒反對像他和皇后這一點。
皇帝似感慨一般“他也就這一點比較強啊。”
說著就依舊打開了第二份奏折,發現這個居然是十一自己寫的,因為有官員彈劾他,他當然得寫個折子替自己辯解一番。
但是皇帝一讀起來就發現,這十一是不是不會寫折子
開頭先問候“父皇您身體好嗎兒臣身體很好,每日早上寅時就起,洪水已經退了,早晨的陽光不錯,所以兒臣每日用過早膳后都會出去”
皇帝皺眉怎么都是廢話
他不耐煩地往后翻,翻過了幾十字,終于不是問安了,十一卻又開始替那個彈劾他的老大人求情,還稱贊對方不畏強權勇氣可嘉,是個忠臣的料子。
“可惜年紀大了,再安排他東奔西跑地做事,有點虐待老人的嫌疑,好在聽說他的兒子前幾年已經中了進士,正在西南某縣做縣令,或許可以培養一番,就是不知道性情如何,萬一爹是英雄兒子是狗熊那就算了吧”
怎么還是廢話
說好的替自己辯解求情呢通篇都在說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本以為翻到最后,總應該要開始求情了吧,結果又開始“父皇您身體好嗎兒臣很好,這荊州的米養人,兒臣最近還胖了不少,思及父皇前些日子身體消瘦,特命人送了幾袋米回京,望父皇仔細品嘗。”
看到前面的問安,皇帝嫌棄地皺緊眉頭,等看到十一又說什么特意命人送了幾袋米回京,更是顯得非常無語。
“就幾袋米,也值得快馬加鞭送回京”
真是閑出屁來了。
馮德還是那套話“殿下這是孝順您呢。”
皇帝“朕用得著他孝順朕在宮里什么吃不著再說了,這荊州水患本就缺糧,賑災都不一定夠用,還往京城里送他”
皇帝正要繼續吐槽,忽然注意到了這個違和的點,狐疑道“對啊,荊州這么缺糧,他往京城送糧食干什么難道這糧食”
皇帝無師自通地拿起第三本奏折打開,果然入目第一行就是“兒臣追剿聞香會時,無意搜出他們藏起來的糧食,成色非常新且顆粒飽滿,看上去不像是糧鋪中會出售的,這讓兒臣想起了崇德二十一年的秋糧案,故而特此命人將糧食送回京城,請父皇明辨。”
“另,聞香會余孽見勢不妙逃跑了,已經散入江湖。恐追剿無功,兒臣不日將率大軍回京,然荊州附近三道監察御史枕戈擊楫,回京后怕是又一場腥風血雨,屆時兒臣枷鎖在身,一切就只能請父皇定奪了。”
崇德二十一年的秋糧案,這是一個只要一提起來就能聞到血腥味的案子。
皇帝手上一個用力,幾乎將折子捏變了形。
明滅的光影中,他緩緩冷笑道“果然還有余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