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你來我往,好一番眉眼官司,就是沒人出聲。
顯然剛才就是因為他倆說話,吵到了皇帝,才被趕到這兒,再多說兩句,還不知道要被趕到哪呢。
他倆走了,只剩下謝昭一個人跪在殿中央。
好啊,這下子更顯眼了。
謝昭左右環顧一圈,略顯不安,他反手指著自己問皇帝“父皇,那我我呢”
我去哪兒啊
皇帝沒搭理他,甚至連眼睛都沒睜。
謝昭悻悻地放下手,保持安靜。
屏風上的電視劇終于結束了播放,進入u主解說階段。
沐沐語調歡快。
這次去荊州賑災,小明完全是去救場的,但他完成得實在漂亮,直到今天荊州還有碑文記錄著燕武帝來此賑災的事跡。
一開始寫的是十一皇子來著,后來小明登基,當地百姓就重新制了一塊碑,改成了天成皇帝,就立在第一塊碑旁邊。
有書寫十一皇子的碑文在先,足以表明立碑完全是出自民意,而非是官府為了媚上搞出來的官樣文章。
這也不怪百姓念著他,你們看前面來的那個巡撫,心里只想著快點把差事辦完,好回京邀功。
所以他為了追求速度,直接讓大軍以武力鎮壓,把走投無路的災民和聞香會教徒都當成了反賊對待,百姓因此心涼,當然不會配合他了,所以平亂不成,賑災也沒效果。
等輪到小明,他從來沒想什么政績,一心只是為了賑濟災民,讓荊州早日恢復正常而已。
前面說到那個巡撫時,沐沐的語氣十分鄙夷不喜,等輪到小明,卻是嚴肅認真,還帶著一絲崇敬,這先后的對比實在鮮明,讓幾個有其他想法的皇子在心里輕哼。
“虛偽。”
什么不想著政績,他比那巡撫還需要政績呢,敢說這些不是做給父皇看的,想讓父皇封他做太子嗎
為了百姓這話說說就得了,你還真信啊。
可惜這話他們也只敢在心里說說了,想也知道,后世人這么夸十一,父皇指不定正在心里欣慰著呢,他們這會兒跳出去質疑,絕對會被父皇罵。
為了讓災民減輕對朝廷的敵意,也為了讓那些追隨聞香會的青壯早日回家,不要和朝廷刀兵相見,小明不僅是到了荊州第一時間門開倉放糧,還聯合官府演了一出戲,把青壯騙了回來,他可太努力了。
騙
演了出戲
聽到這些字眼,升平樓眾人思考了一下,很快想起之前違和的地方,略有些明悟。
果然,接下來沐沐的話就和他們猜測的對上了。
畫面又閃回到電視劇上,色調略有些陳舊泛黃,已經看了兩次電視劇的眾人明白,這是在回憶的意思。
而出現在鏡頭前的,赫然是燕武帝和一個穿著鎧甲的小兵,那小兵的長相讓人有些眼熟。
宣侯就詫異道“這,這不是那個胡四嘛”
沒錯,此人正是胡四,穿上鎧甲的他高大英武,眼神銳利,跟燕武帝也頗為熟稔。
先是燕武帝對他耳語一番,胡四越聽越詫異,等燕武帝說完,更是遲疑地問“殿下,您是說,讓屬下假扮災民混入其中”
“不僅是假扮災民,你要裝得年紀大一點。”
胡四疑惑“這是為何”
燕武帝“自然是為了嚇唬他們。”
胡四愈發不解“這”
燕武帝沒有過多解釋,胡四就這么一頭霧水地換上了臟兮兮的短打,頭發也亂得像枯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