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兒臣相信父皇,就像父皇愿意相信兒臣一樣”
皇帝“朕什么時候相信你了”
謝昭指著屏風道“那兒呢,大軍都還在城外駐扎著,您居然還放心把兵符放在我手里整整五天,這哪是一般的信任可以做到的。”
經謝昭點明,其他人才注意到這個違和的點。
對啊
城外可是有幾萬大軍呢虎符還在十一皇子手里,如果他有反意,這簡直天賜良機。
只要對大軍謊稱有人逼宮,他再用虎符調兵沖進皇宮救駕,屆時真相如何已經不重要了,軍中所有人謀反的行為都已經落實,不想被殺,他們就只能跟著十一皇子一條道走到黑,這事兒也就成了。
至于說有人逼宮,他們會不會信當然會信了。
在原定的時間門點上,二皇子不就是因為逼宮失敗被賜死的嘛,很難說他的兄弟中有沒有人會不信邪地效仿。
大家若有若無的視線掃過二皇子,對比一下發現,這十一皇子是真穩得住啊。
二皇子只是暫時掌管京畿衛而已,就按捺不住逼宮了,可十一皇子手握虎符五天,居然就在自己府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像是完全沒有這回事一樣。
高下立判。
怪不得這一場奪嫡里,二皇子是最先出局的那個,而十一皇子卻笑到了最后。
對于謝昭的話,皇帝沒反駁,反而半闔著眼睛,緩緩地捋起了胡子。
片刻后道“你說得倒也沒錯。”
以他的性子,幾年后經歷了老二逼宮這種事,還能放心地把兵權交到某個兒子手里,一定是十二分的信任。
越國公輕笑著道“臣斗膽猜測,陛下此舉是藏著深意的。”
皇帝來了興趣“哦那長明你說,朕有什么深意”
越國公道“彼時朝野內外都在痛斥十一殿下,甚至歪曲事實,往他身上潑臟水,十一殿下難免心生惶恐。”
“陛下就是在用這種方式告訴他,您和他是站在一起的,所以不用擔心御史的彈劾,放心去做,臣猜得對嗎”
其實越國公早有猜測。
熟悉皇帝的人都知道,他這人有個小毛病,每次看上去很生氣,說話陰陽怪氣的時候其實都沒生氣,就算生氣也就是一會兒。
所以戲里的那個皇帝一開口,越國公就知道,又是小事一樁。
后面那個燕武帝釣魚時說的話,更是很明顯的一語雙關,想猜不到都難。
眾勛貴你說啥
越國公忘了還有智力上的差距。
皇帝沒說對,也沒說不對,越國公卻仿佛已經得到了答案,悠然地看著屏風。
謝昭似乎被皇帝遺忘了,但他一點也不失落,甚至巴不得以后都這樣。
而隨著事件展開,所有人都暫時遺忘了謝昭。
荊州的叛亂看似已經結束了,卻又好像有什么剛剛拉開了序幕,甚至戰場也從荊州蔓延到了京城。
或者說,這始作俑者本來就在京城。
那么,到底是誰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