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殷臣簡單講了些基礎信息。
海縣縣令名叫李志,人如其名,是個志向高遠的中年男子。
殷臣特意做過背調,發現此人居然是前任大理寺少卿的外室奸生子,經歷格外悲苦。
生母不堪受辱,選擇懸梁自盡,留下半大不小的兒子。
主母性格剛強,絕不忍氣吞聲,毒殺私養外室的丈夫。
李志吃著百家飯,艱難長大,沒有繼承到一分家產,倒是繼承了一身污名。
他刻苦讀書,科考三次才終于中舉,又順利考上二甲進士,很快就被外放到海縣,當了個七品知縣芝麻官。
聽著平平無奇,但海縣兩面環海,可是有兵馬駐扎的特殊區域。在外敵突襲的緊急情況下,這些軍隊可以由縣官臨時掌控。
他的權力,比一般知縣都要大上幾分,需要承擔的責任也更多。
更關鍵的一點是,海縣也位于長公主的封地之內。
公主無法在政治上干涉官員的任免,但能白拿一半的賦稅貢糧。而被外放至封地的官員,也絕不敢全然無視公主的個人意見。
殷臣補充“李志有野心,我讓屬下清點過庫房和禮單。這人上任之初,居然偷偷給我送了一顆深海夜明珠。沒有走明面的帳,藏在酒樓餐盒里送來
的。”
這種可以在夜里照明的稀罕寶物,精妙絕倫,原理未知,連當今圣上都沒收到過,李志卻毫不吝嗇地贈與長公主。
花費心思獻重寶討好,要么他是想投靠公主,要么就想當駙馬總而言之,李志絕對有某些不同于人的想法,值得探索。
在此之前,長公主從未給出過什么回應,這李志倒也耐得住性子,一直老實做事,佯裝成一個忠心耿耿的保皇黨,沒有露出過任何破綻。
寧焰聽得津津有味,不由將腦袋探入車廂內“我敢說他絕不是保皇黨”
“出去,這里少兒不宜。”
殷臣黑著臉坐得筆直,而宋葬懶洋洋地側躺在他懷里,半睡半醒,兩只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
寧焰渾身僵硬地拉上簾子。
寧焰阿彌陀佛無量天尊,齊天大圣石磯娘娘保佑男同遠離我
寧燃
海縣,風平浪靜。
狐妖傳聞抵達縣衙時,李志正在伏案工作。
他并非殘暴之人,沒有苛待寧家夫妻,更不會被妖物蠱惑。
是那瘋癲暴虐的永嘉帝,最近又不知在發什么瘋,頻繁派人來讓他做腌臜之事,毫無證據地污蔑無辜,說要尋找所謂先皇的遺腹子李志無法拒絕,心力憔悴。
長公主那邊許久都毫無音訊,府邸封鎖拒不見人,他求救無門。
即便李志自忖心向正義,如今他也百口莫辯,有嘴說不清。
那神仙般的道長顯然是有真材實料。不費一兵一卒,便讓大批出城的武裝官兵離奇失蹤、不知去向,足以讓人生出一身冷汗。
若那道士親自前來縣衙,逮著他問責截殺,李志沒有能與其匹敵的自信。
頭痛欲裂,李志扔了鎮紙,仰頭揉著眉心沉思,久久不語。
屋里一片寂靜,直到檐上傳來堂而皇之的踩踏腳步聲,一伙陌生人直接翻窗而入,闖進他的辦公之處。
“什么人啊,長、長公主”
李志精神一緊,險些摔在地上。